第17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
方姝带上酒与茶,跟着李大娘来到李家族长家,李族长兼里长是个精壮的中年汉子。
李大娘就先开口讲了方姝的来意。里长也沉吟了片刻,不敢做主,请出了李老爹,李老族长。
李老族长先对方姝的礼物表示满意,是个喜欢酒茶的。
又对方姝仔细打量,念叨,男生女相,菩萨心肠,是个有心的。说完背着手走了。
里长见老爹看好方姝,就筹谋起来。
李信是个读书的苗子,小小年纪已经过了乡试,是个秀才,一路读下去,有了出息,整个家族都会跟着改换门庭。一来这事李大娘求到头上,不能不给面子。
二来方姝不是个简单的。方姝说了,可以给李氏祠堂捐银三百两,条件是进族学读书。
再者方姝的人脉关系利用好了,对李家是个助力。把人放在眼皮子底下,控制一下,到底还是个孩子,出不了大乱子。
李相村不近山也不近水,耕地不多人口多,赚钱不易,生存也不易。耕读传家,读书人多,文风鼎盛。
像李诚这样做了猎户的,甘心为兄弟铺路奉献的人很少。
家里兄弟几个同时读书的人家很多,过了乡试的继续读书,不过乡试的还可再考。弃考的一般都进城或做了账房,或是伙计。
这种情况下,方姝的三百两一出,可不是小数目。
自古就是富人变得更富有容易,钱能生钱。穷人变富千难万难。说白了就是资源的分配和人脉的问题。
里长觉得五户联保给方姝新入籍没啥问题,以投亲为由。
李大娘见里长给了准话,说事忙,先回家了,让方姝办完事来她家取肉。
李大娘走后,方姝就问里长,村里可有姓方的?
里长就这句话琢磨起来。新入户必须担保,旧户没销户的呢?就不用作担保了。
李相村是个方圆十里左右的大村子,一个小自然村约三四十户到百来户不等,有九个自然小村落。整个李相村大约有六七百户。
里长拿出来户籍册子,开始查找起来。
李相第九村有几户姓方的人家,刚好有一家娶了李姓的姑娘。就打发家里的小小子去喊人来问。
不一会来了一个本家小老头,言说孙女嫁到了第九村方家,里长忙问方姓几家的情形,三年内有无失踪或死亡人口。
李姓小老头就念叨了谁家死了老头,谁家死了老太太,又谁家妇人难产一尸两命的,又有谁家溺水死了娃娃等等,其中一条又说方某某家丢了个半大小子。
里长叫停,详细问了走失小子的那家具体情况。
小老头只说都是闺女回家嘴碎念叨的,小子家父亲叫方大壮,母亲秦氏,方大壮年纪轻轻横死,是在长安城里冲撞贵人被打,只剩一口气到家,没几日就死了。
秦氏生下遗腹子,被公婆嫌弃克夫,赶出家门。住在一个破瓦寒窑,艰难度日,到了孩子十二岁时,也撒手西去。
半大小子叫方二狗,贱名好养活嘛,自己过了三年多,不知何时人就不见了,是走失了,还是死了,不得而知。
里长先把小老头打发走了。
然后查看方二狗的户籍信息,最后登记日期是咸通元年,没有销户。上次复查户籍是咸通元年五月份,今年是咸通三年,五月份要再次复查户籍。
方二狗生于大中元年,应该是失踪于咸通元年,“貌阅”纪录身高五尺二寸(约一米四),体重四十五斤,瘦小病弱,肤黑黄,腹大如鼓。身体无明显痣记。
方姝心想,这明显是肝腹水或者是虫症啊,方二狗多半人已经没了。就把分析结果告诉了里长。
里长明显松了口气,对方姝说:
“方小哥,我去拿了方二狗的户籍,我娘子刚好姓秦,就托大假做你的远房姨娘,你投亲到我家,这样可好?
我可以带你去万年县衙给你改名,改貌阅,迁户,开路引。方二狗这名字实在有碍观瞻。”
“里长大叔,我就认您的娘子做姨娘可好?我可以把户籍迁到您这个村子里吗?我可以在村里盖个房子吗?”
里长心说,这样就最好了,就近我可以亲自看着你。也让李诚看着点,李诚心实,让干啥事都能干好。就说道:
“可以,正好李诚家东户空着,房子年久失修,可推倒重新盖个宅子。”
“等户籍办理完了,就去看宅基地,建宅子这事可以拜托给里长大叔吗?我年纪小,没经验,材料不知哪里买,怎么建房一点头绪都没有。”
“好,这件事就交给我了。”
方姝跟里长约了后天辰时(早上八点)镇上见,就回李大娘家了。
李大娘见天光已晚,就留方姝住一晚。方姝也没推辞。
李大娘就把小儿子铺盖卷拿到李诚房间。收拾了一下,铺了干净的被褥,烧热了火炕,让方姝住了李信的房间。
傍晚时分,李信归家,李大娘做了介绍。李信是个清润的少年,也拱手谢了方姝,方姝也拱手再次谢了李家。说大家是互相帮忙,以后就是邻居了。
李大娘下厨做晚饭,方姝帮厨。
切了约三四斤狍子肉,有肥有瘦,先用肥肉熬了一点油出来。
然后葱姜爆香,用嫩肉法做了红烧肉,老酒去腥(自带的,买十斤老酒时给自己带了一小瓶,嘿嘿),撇掉浮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