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最新地址不迷路:www.xbiqugu.com
香书小说 > 穿成反派女将 > 第219章 新天京与安罗的建交

第219章 新天京与安罗的建交

阿尔嗱与单雨候没有抓到。五万匈兵最高将领是上卫巴拿罗。

五万匈兵作为降兵是个不小的数字, 北胡匈那边只来了几次信要与新天京沟通,要降兵的态度一天一个样。

这跟北胡匈内部势力产生分歧有关。

北胡匈太后柳姿暂时并不想接回降兵,因为降兵是正式支持原大力罗的。柳姿觉得能拖一天是一天。

以北胡匈大臣为首的人, 屡次要与王通话。好不容易有人溜进去见到王, 王却变得非常沉默寡言。问他国巫去哪了?王也不说。

不少人觉得王也磕了逍遥丸,反被太后挟持。

北胡匈大臣们开始组织人拯救王。没想到反被王以擅闯王宫谋反为由, 抓得抓, 流放的流放。一举震动整个北胡匈。

以至于阿尔嗱和单雨候没回来,北胡匈都没管。只有阿尔家族与单家派人寻找他们。

两人就跟弃子一样用完就丢。

北胡匈那边因为战事暂时延误,巴拿罗又被谢兵捅破第三勇士巴拿图的谎言。击碎五万降兵对巴拿罗的信任。

战俘营就设在已被灭的熊国地界。

五万降兵没有一个闹事,本来不少人寄托巴拿罗能够带他们反击。没想到巴拿罗自己也不干净。秘密被捅破,导致五万降兵内部分裂。

再加上鲁国国主公付令,时不时随着谢兵过来安抚降兵, 降兵已经没有之前那么惶恐。

现在新天京频繁联系北胡匈, 拿条件交换五万降兵。北胡匈只出十万两, 愿意赎一批人回来。

而且这十万两还是巴拿家族联合其他下卫家族凑够的钱。

新天京表示十万最多赎回五千人。五千人已经是极限。而五千人的名额转到熊国,五万降兵听说只有五千人才能回去。

让降兵们对母国感到失望。军心浮动。最后公付令挑了五千人回去。顺便将巴拿罗与一部分下卫给送回去。

那些家族势微的人没办法回母国, 有不少人选择自杀。

公付令将此事上报新天京。

新的归降令下来。开始并没有降兵答应, 之后公付令将四万五千人都赶到农田做事, 要么修路。正好四万五千人,能修多少路就多少路。由于四万五千人要吃的粮食也不少。

鲁国多用番薯代替,鲁国的厨子厨艺也不好, 每次煮的番薯黏糊糊跟潲水一样,降兵们什么时候吃过那么糟糕的东西。顿时敲起碗喊不满。

谢兵出马杀了几个有意煽动人闹事的, 然后抓起跟风闹事的关黑屋几天。

再让人换个中原的厨子才消停。

降兵闹得事还算小, 晚上时不时有人想逃跑, 给鲁国和谢兵造成很大的麻烦。毕竟是五万人体量不少。不少人并不服中原人。

这件事传到谢兰芝的耳朵, 她觉得匈兵的战斗力不错,只认自己祖国很正常。

没有人会轻易背叛自己的家乡。

而且四万五千人也不能说杀就杀,谢兰芝就让底下人将降兵分散,然后往中部扩散,越少越好。

原先降兵就想攻下中部联盟,现在投降被分到各地从某种程度也算是打入中部联盟。

中原地大物博,五万人说分散就分散,聚集在一起的人数都不超过百人,被分的很散。村镇山区只让他们劳役修桥修路。养农畜。

北胡匈一直没人来熟人,降兵们久而久之不再抱有期待。大多数人都母国感到失望。

新天京最近为了中部联盟各地归属的问题忙碌。

因为十国只剩下两国,八国都被摧毁自然不能再重新建国。有好几个小国的王族都被屠戮了。剩下的散兵因为匈兵投降才开始聚集,根本不溃不成军。

小国王族内部又产生分歧。

司栖佟未免小国间内耗损失集体的利益,她宣布不再恢复八国,并且请马刘国等遗亲来新天京居住。并且封马刘国少主为马刘侯。

其他小国都是分公侯之位,剩下的那两国积极效仿鲁国。靠近新天京。

至于土地,新天京收归国有。将各国散兵纳入京衞军预备军,各派谢兵去训练这些预备军。

各国散兵也非常愿意归附京衞军。各国散兵加起来也有八万人。

新天京的京衞军已经从三十万人,扩张到四十万人。新军种加入让新天京后勤面临更大的挑战。

原先只要三十万人口粮,现在增加三成压力。

虽说天京的粮食暂时够用,但免不了未来遇到困难。

已经有税务官建议加税,因为司栖佟已经很久没加税,现在太平年代加一点税对国库有利。再节源开流。

司栖佟需要这么多储备兵,但她也不想加税。

这是历朝历代都会遇到的问题。司栖佟也一样。

她觉得开源节流有必要,更重要的是为国库增加收支。以传统的办法,增加国库收支都会先朝内想办法。

新天京代表的整个南中原商业并不发达,各地也不流通。谁都知道只能朝外海发展,转而打通内部经济。

现在农业经济也十分单一,自给自足容易,百姓趋于安定也不愿意奔波。就算是商人,多数还是谢氏商人到处跑跑。天京商人都喜欢在南方游荡,并不喜欢出海。大多数趋于保守。

谢兰芝想了想,直接提出与南洋四国重新建立贸易的想法。丰富国内农业种类,基以衣食住行基盘,扩展各大产业。

“朝廷要做的就是维持安定,然后明确指出一个大方向让众人走,商业这一块只需要交给商人,商人会知道怎么做。”

司栖佟道:“在商言商本是好事,可商人劣性总是难以根治。”

历朝历代商人的行为给朝廷造成很大的麻烦。这批流动性的人如果形成趋势,会加大朝廷治理成本。

谢兰芝道:“所以历朝历代都采取堵而不是疏的方式,去治标不治本,甚至统治者还害怕人员流动,荒于耕种。”

“因为立国之本还是粮食。”

“但现在我们已经在各方修路,拥有火器大炮,以武器的优势足以震慑敌人,震慑内敌。”

“如果你担心流动性造成的成本,这些成本就划一个规定由商人自己承担些成本,分别摊薄。”

司栖佟之前已经成立商会都在朝内做些运输行业。现在新天京的运输行业已经扩展南域。运输业解决不少民生问题。

现在农业十分发达。运输业与农业盐业水利这几块一直是新天京收税的重区。

司栖佟道:“扶持别人我不放心,兰芝可有什么好人选?”

谢兰芝猜到她想标杆一名国商,但又想遵守传统,商不入官,军不言商。商人就是商人。必须要将商人独立出来,牢牢控制在朝廷手里。

她推出一个人选:“谢氏商人可以作为出海主力,但代表人物,我觉得还是司伯公可以胜任。”

司栖佟眸子闪过一丝喜悦:“就这么办。”

很快亲王府,司伯公还在抱着自己的小孙子乐呵呵讲故事,司栖佟的御令就来了。

命令他利用四海的人缘建立起一支中原国有商团出行南洋四国,重新打通海上贸易之路。

大晋前几任皇帝都曾想过要打通海上贸易,增加收支,只是国内保守派居多。再加上国力日益渐微,所以很多时候都不了了之。

连先皇西城帝也曾想过,他也派人去联系过。只是生意做的不频繁。一出事就容易中断,也只能勉强维持一下在外的影响。

南洋四国知道大晋,也只知道一百年的晋文帝,与二十三年前的西城帝。

西城帝在南洋四国还是留了些影响,现在西城帝的女儿有潜力统治南中原,传到南洋。南洋四国其实早就翘首以盼,他们实在太依赖大陆的物产。同样南洋四国也有大陆没有的海鲜与各大稀有矿产。

南洋四国千年来都对中原保有附属感,哪怕是中断二十年,仍旧有国王不断向天京上贡,维持联系。

与中原保持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已经是南洋四国几百年的共识。这份共识暂时还能发挥作用。

司伯公接受出游外海御令。他要求除了谢氏商人,还必须从南中原选出优秀的商人派出代表一起随行。

于是石国府最富有的女商人公孙枫站了出来。

公孙枫站出来立马在天京引起轩然大波。公孙枫是司栖佟的人。司栖佟第一个保举她进国商团。

谢氏商人,由谢凤青的堂弟谢伟代替。谢兰芝特地选了他。

她又从谢峡的水兵部队挑出二千精锐随行。由于她知道点出海的常识,就特地订下了一批册子发行,人人一本。

西城帝那个时期积累不少出海知识,只是都是文言文读起来比较绕口。商人群体除了贵族皇族书香门第,识字率高,很多商人都仅限普通常用的汉字。所以谢兰芝推行的册子简单易懂,朗朗上口,很快被商人追捧。

此次去的是南洋四国,是对中原有附属感的国度,所以谢兰芝与司栖佟并不用特别担心南洋四国袭击国商团。

七天后,司伯公就带着公孙枫,谢伟等等商人前往南洋四国。

前往南洋四国的消息并没有到处传播,十分低调。到时有个出过海的大儒魏源出了个话本【海国图志】,描述了对外海的憧憬。什么金山银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鱼。有地方没有冬天,只有春天。没米吃一种豆子作为主食。等等资源与习俗。

这个话本被谢兰芝与司栖佟注意到,司栖佟立刻推行海上图志的发行,由朝廷印发一千本。各大书馆纷纷收录,没一下子成为学子中的抢手货。

谢兰芝另外掏腰包让画师来画内容,传播民间。

一下子海上图志成为民间中既大公断案最受欢迎的话本与画本。

商人看到有利益可图,纷纷邀请出过海的人,请先生提笔再发行。模仿海上图志竟然也有不少收益。不过很快被跟风抄袭了。

商人自己一度闹上官府。

司栖佟借机推行版权,判抄袭者罚款。并且明确规定不能复制一模一样的内容,占为私用。

其实大晋早就有印刷真伪的律法,必须支持正版。只是印书成本高,就算别人抄去也得负担成本,更别说卖给百姓。百姓又不识得几个大字。

不过三年前推行的科举,司栖佟谢兰芝曾经为了打开科举通道,特地出资在修办不少学堂。

让天京不少草根家庭的孩子都读过三年书。这些读过一二年学的孩子基本认字,读得懂话本。更别说有画本。

认字的群体多了,话本就好卖了。这才激发了大晋从来没有大用的文字法。

而读过三年书的孩子基本被工部招去当学徒了。

至少天京大多数百姓家不愁吃喝,有条件送孩子上学。再加上谢兰芝特地补贴而不是直接免费,聘请些先生来贡献自己的学识。

这些落榜的学子们,如果无心再考,还能成为先生传授知识。

司栖佟非常重视这些人,每年会批发一些津贴给这些先生。使得他们逢年过节体面一些,继续为传书授业做贡献。

谢兰芝一笔计下来,又花费一大笔银子。看来赚钱迫在眉睫。

司栖佟比她反应快立即想起养在国宾府的安罗使者和玛丽莲。

司栖佟安排玛丽莲进宫。

谢兰芝下意识想躲,因为这个女人实在太热情了。现在小凤凰又在面前,她可不敢让玛丽莲靠近自己一下,否则吃亏的是自己。

很快皇宫的亲军去请玛丽莲。

玛丽莲此时还在大街上买买买,她聘请十个丫鬟给自己提东西。对中原的小玩意十分感兴趣,反倒对工部新出品的武器,或者其他工艺不感兴趣。在天京玛丽莲觉得吃喝玩乐没有比中原更好的国度,可又发愁中原的钟点竟靠人力传,要是皇宫里还有日冕和计水钟。

可来了民间就只能靠打更的敲锣定点。

实在是不方便,但是与此相对的天京的路却修的非常好,这点就比安罗国出城堡后都是泥路要好。

尤其是水泥这种东西,玛丽莲想购买方子去她的母国。建设她母国的大路。

玛丽莲挥着买来的折扇,让人快点送回国宾府。

亲军看见这位姑奶奶回来了,赶忙上去通知:“玛丽莲小姐,殿下召您去建章宫一趟。”

“看来殿下终于忙完了。”玛丽莲顿时高兴不已,她将折扇送给亲军,扭身就请了马车带自己去皇宫。留下亲军收了折扇闹了个大脸红。安罗的女人果然开放。

玛丽莲进宫畅通无阻,她热情火辣的性格让皇宫每个亲军都闹个大红脸。因此她也在皇宫内部成为最有有争议的人物。

宫女们觉得玛丽莲不守女德天天与男人勾三搭四,十分不正经。也有宫女羡慕玛丽莲生性自由洒脱的性格和生活方式。

亲军大多数仰慕玛丽莲,毕竟玛丽莲漂亮的脸蛋和性感的身材都摆在那里。

不过中原人表达爱意的方式总是十分婉转,一来二去竟然没人敢追求玛丽莲。

让玛丽莲十分郁闷。她以前去南洋四国时可是非常受王子们的仰慕追求,连他们的将军都要追求她。

怎么到了中原,中原男人没有一个动静?玛丽莲忍不住摸自己的脸蛋,怀疑自己没有魅力了。

又想到自己被女人欺骗过感情,玛丽莲也放弃在中原艳遇一番。

中原人给她的爱情观留下一定的阴影。可以不爱但不要欺骗。

玛丽莲走进建章宫,给宝殿那位居高临下的殿下行单跪礼:“尊敬的公主殿下,请问您找玛丽莲有什么指教?”

司栖佟见她愁眉苦脸,不知掩饰自己的情绪,完全也不在乎冒犯天威。

旁边站着的京臣早有不满。觉得安罗人粗俗不知礼数。

司栖佟却主动关心起她:“玛丽莲小姐,有何烦心事?”

玛丽莲顿时说起自己在中原被骗,还没走出情伤的事。希望司栖佟给她介绍个绅士谈场恋爱。如果可以当然是越多越好。她可以挑选。

旁边的京臣听得两眼直瞪。这个女人,竟然还想一女御多夫。

司栖佟道:“中原男子多含蓄,而且婚念观与安罗不同。玛丽莲小姐你可要想通在中原找恋人,就必须通过媒妁之言,然后成亲。”

“结婚,那我才不要。”玛丽莲顿时捂住脸:“有没有不结婚只谈恋爱的美男子?”

此话一出,京臣顿时忍不住要开口。反驳玛丽莲。不过京臣马上就被司栖佟打发出去了。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xbiqug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