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尼克可以看得出来楚中天有些感兴趣,比之前要好了很多,所以他继续说:“当然了,我的计划不仅仅是这样的。楚。以442为例——当然,我不一定要坚持442,什么阵型的效果好我就用什么,我也可能使用433——相信你也看到了,我的442不是平行站位的442,也不是双后腰的442,而是这样的442……”他从自己的行李箱中取出了一个带磁性的战术板,战术板上还吸着十一枚磁铁所做成的小棋子,那代表着十一个首发球员。楚中天看到他这一副装备,咧了咧嘴,这位工作狂还真是什么都准备了啊……
兰尼克没有注意到楚中天脸上的表情变化,他低着头在战术板上摆放自己的433阵型。
四个后卫平行站位,是为了方便造越位,锋线上两个前锋齐头并进,这一点和梅斯不一样。在梅斯两个前锋是伊比舍维奇顶在最前面,而梅内兹隐藏在他的身后做一个影子前锋,所以在排阵的时候体现出来的就是两个前锋一前一后,互相错开。
在中场,确实不是一条线的平行站位,而是一个扁长的菱形,但并不是一个严格对称的菱形,两个边前卫的位置稍稍前提,距离对方禁区更近,也更有攻击性,从这个小细节上楚中天可以看得出来这两位边前卫估计是不怎么喜欢防守的。
前腰的距离非常靠近对方的禁区,既可以做致命一传,也可以自己射门得分。并不是那种古典前腰,而更符合现代足球的要求——前腰球员必须要能进球,就像卡卡那样。
自己的位置呢?倒是在一个看起来很中规中矩的后腰位置上,不过这样看来,自己和前腰的距离就有些远了……
兰尼克用手指着在后腰位置上的那枚棋子,对楚中天说:“你就是它。”然后他用手按着这枚棋子,在带磁性的战术板上滑动。首先向下滑,一直到了两名中后卫的中间。
在这里他停顿了一下,抬头看着楚中天。接着又推动着棋子向左边移动,划出了一道弧线途径肋部之后重新移回到起始位置,停顿了一下,继续往右边移动,以前腰那枚棋子为中心,划了一个半圆弧线,经过点球点接着往左边绕,绕了一圈回到了最开始的起点——后要位置。再顿一下,继续往下滑,这次是移到了右边,划出一道弧线挪回到了中路,再最终回到了起点。
看起来,兰尼克用棋子在战术板上写了一个阿拉伯数字“8”。
“上下左右,你的活动范围。”
楚中天接道:“挺自由的……”
兰尼克笑道:“是的,就是自由。我给你的最大权限就是自由。防守的时候退到这里。”他指了指中后卫前的三个点,分别是禁区弧顶地带和两个肋部。“进攻的时候你在这里。”他又指着与防守对应的前场三个点。
“可是一场比赛中有很多进攻和防守……”
“所以你总得这么来回穿梭。但是我觉得你的体能是不存在问题的,而且你可以自己控制防守和进攻的节奏。”兰尼克进一步解释道。“你在梅斯不就是这么做的吗?”
楚中天点点头,他在梅斯确实是这么做的,但是却没有做的这么彻底,毕竟那是四中场,除了自己,还有一个后腰呢。
他盯着战术板看,看着看着,脑海中突然蹦出一个词来。
自由人?
可是自由人战术早就消亡于当今世界足坛了啊……
楚中天对自由人的全部理解都来自于两个德国人——贝肯鲍尔(franz_beckenbauer)和萨默尔(matthias_sammer),这也是世界足坛迄今为止唯一的两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libero)。
自由人并非是德国人首创,要追溯的话,可以一直追忆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瑞士队的奥地利籍主教练卡尔.拉普恩创造了一种“门拴”战术,处在这个位置上的球员,应该随时准备去栓上因为奔放后卫失误而洞开的球门。当时特别有两个词汇被用来形容此位置和打法——fireman(消防队员)和sweeper(清道夫)。
后来意大利的助理教练海伦尼奥.赫雷拉则丰富发展了这一构思,组织了“锁链式”的防守体系。由于当时的都灵空难,都灵全队球员遇难,以都灵队为主力的意大利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意大利人不得不采用这种方式来应付局面。在四个后卫的后面再安排一名后卫,但他不用像其他四个人那样去进行人盯人防守,他负责为本方的后卫提供纵深保护,并随时策应协防,在防线上具有行使“自由”的权力,因此被十分贴切地称之为——libero(自由人)。
但是这样的“自由人”其实并不自由,因为他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自由便是破坏对方的进攻,尽管此时他无需专门盯防某一名对手而相对自由。更别提在守势足球大行其道的意大利,一旦球队开始反击、他便只有靠边站的那种不自由了。所以他只是“自由防守人”。
真正的“自由人”出现在德国,但是萌芽形态则出现在1966年的英国世界杯决赛上。当时的还未满二十一岁的贝肯鲍尔第一次参加世界杯,在此之前他已经被当时西德最著名的体育记者本.哈德尔评价为“贝肯鲍尔是我们在二战之后最有价值的足球天才”,他的本职工作是进攻组织。他在前五场比赛中表现完美——除了被公认为最佳进攻组织者之外,还打进了四个球,位列最佳射手第三名。
但是在和英格兰的决赛前,德国主教练绍恩在身为国际足联讲师的西德籍教练德特玛.克拉默尔的建议之下,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对球队做了一个细微的调整:用自己的“组织者”贝肯鲍尔去盯防对方的“组织者”,全世界都知道的“只要盯死了他,英格兰队就一定完蛋”的博比.查尔顿。
这一招很凑效,从事后人们的“虽未完全制服博比,却有效阻止了他勇不可挡的进攻,人们终于看到了一个能与博比.查尔顿相抗衡的人物出现了”的评价中就能够看得出来。若不是英格兰突然冒出来了一个“神奇的赫斯特”,这位“替补杀手”不可思议的上演了世界杯决赛史上迄今为止仅有的帽子戏法和那粒令人至今仍云里雾里的“第三球”的话,结果还很难说。
后来这一招就让“具有一种天生的对世俗的反抗性”的贝肯鲍尔看到了自己的未来。赛后,当别人还在为失去了世界冠军而愁眉不展的时候,贝肯鲍尔却开始了思索——我作为组织者可以去专门盯防对手,那自由人为什么只能在后卫线上行使自己自由的权力,在本方进攻的时候还无所事事地呆在后面呢?自由人能够而且必须比清道夫作用更大一些,既然是自由人,球队开始进攻后就没有必要再待在后场,应该不失时机地在中场进攻中增加一个人,那样就更加容易穿透对方的方向。
紧接着他又又大胆设想——如果我作为拖后中卫站在后卫线上,便可纵观全局,看到对方是怎么组织阵容,可以立即判断用什么方式走哪条路线到达对方的球门。一旦选准路线,就可以从后卫线自由出击。总之,就应该像条一秒一秒变换颜色的变色龙,先是后卫、清道夫组织防守,镇守城池,前后左右无所不及,成为对方难以逾越的屏障;一转眼,再闯入中场,越过腹地,使对手猝不及防,变成锋线上的一把尖刀,畅通无阻,防不胜防地出闪现在对方禁区里。要么左插右拉,为同伴创造空当,传出精妙传球,要么自己寻找机会起脚射门……这才应该是自由人的踢法。
就这样,一种成熟的战术理念在一位天才中的天才身上逐渐实现了。
西德队和拜仁慕尼黑也凭借贝肯鲍尔这个“自由人”横扫世界足坛。1971-72、1972-73、1973-74赛季拜仁慕尼黑连续三年获得了西德甲级联赛冠军和1973-74、1974-75、1975-76赛季的欧洲冠军杯冠军,西德队也连续获得1972年欧洲杯冠军、1974年世界杯冠军、1976年欧洲杯亚军(点球失利)。
但是当贝肯鲍尔退役之后,德国足球再也找不到合格的接班人了。曾经的马特乌斯被人寄予厚望,可是他改打自由人之后表现十分糟糕,令人失望透顶。这个时候马蒂亚斯.萨默尔横空出世,他接过了凯撒大帝的衣钵,成了新的自由人。在1994-95赛季的联盟杯八分之一决赛和拉科鲁尼亚的比赛中,萨默尔第一次以自由人的身份代表多特蒙德出现在球场上,一战成名。
赛后,德国的《体育画报》以《十九年,凯撒大帝回归太迟》为标题如此评价:“萨默尔采取的独立战术行动,就像是一次出色的剖腹手术,德国足球将再次领跑世界。”
事实也证明了确实如此。
拥有新自由人萨默尔的多特蒙德竟然不可思议地成为了当时世界足坛的领头羊:在1994-95、1995-96赛季连续获得了德国甲级联赛冠军,并且在1997年的欧洲冠军杯决赛中,战胜了拥有齐达内的尤文图斯,捧起了欧洲冠军杯奖杯。而被认为水平已经下降了的德国队更是令人惊讶地夺去了1996年的欧洲杯冠军。而这一届欧洲杯完全就是萨默尔的个人表演……
萨默尔本人更是连续当选1995年、1996年的德国足球先生和1996年的欧洲足球先生,是贝肯鲍尔之后第二个拿到金球奖的后卫球员。
但是,1997年10月份的一次受伤之后,球迷们就再也看不到那个在球场上光芒万丈的“真正的自由人”了。
世界足坛上最后一个自由人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中。
※ ※ ※
ps,写这章我查了资料,也引用了资料原文,但是因为不知道原作者是谁,没办法在这里注出。
感谢《从“自由防守人”到“真正自由的人”——关于libero的两次完美诠释》的作者。
另外说明一下,为什么要用一章的篇幅来长篇累牍介绍已经消失多时的“自由人”。是因为这个称号或者说战术对于楚中天接下来的职业生涯意义重大,而且现在看书的球迷朋友们恐怕也不太了解究竟什么是“自由人”了,杰拉德、巴拉克和马特乌斯那样的绝对不叫“自由人”,这世界上真正的自由人只有两个——贝肯鲍尔和萨默尔。
当然了,现今世界足坛的战术环境也不适合自由人战术了。但始终没有第三个自由人并不全都是战术的错,而是因为自由人对球员本身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这个世界上不缺乏天才,但能够成为自由人的球员必须是天才中的天才。贝肯鲍尔是,萨默尔也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第三个。正因为始终没有出现合适的人选,战术才自然而然的进行了转变调整和进化,于是自由人的土壤完全失去了。但是我总在想如果真的出现了这么一个堪比贝肯鲍尔的天才中的天才,再加上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主教练,说不定能够出现第三位“真正自由的人”呢?
既然是小说,那么就允许我尽情yy一次吧。对于专业的战术解释,我不是那种顶尖的专业人士,肯定会有纰漏和谬误,大家姑且就当小说家之言吧,不必较真。
ps2,这段不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