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当年光武帝刘秀要定都的时候,未尝没有上清宫的人出面作梗,不然好端端的长安是都城,为何会跑到雒阳来?
一时间,场面上的气氛十分诡异,就连一直不言不动的李喆都把眉头皱了起来。
他没有想到,本来准备团结道家的人,再来一次对佛教的打击,为何会变成这种局面。
所有的道家典籍,大家都说是这样神仙那样神仙所赐,真实情况如何,彼此都心知肚明,拿到大庭广众下来讲就不太好了。
“其实,我蛮欣赏赵子龙的。”公孙道人见对方默然不语,再次开口道:“既然你们想要针对赵云,不知该如何去处理?”
恒山秋道人本来只是想讽刺下张角的,发现还有几人也和自己保持着相似的心思。
要说谁对赵云最熟悉,自然也只有他了。
从真定到恒山,其实不过是翻过太行山就到。况且那里还是古恒山呢,哪怕双方没有交情,好像也有了些亲切感。
“那史道友就要做好准备了,”秋道人嘴角一抽,不无揶揄道:“赵云擅长的有诗词、字,没到雒阳据说就写了一首诗。”
“要不你写一本小说也行,《封神演义》你说是假的,那就写一部真的出来驳斥好了。”宋道人戏谑道:“你认为《老子化胡经》不正确,那你准备写何经书驳斥?”
目前,史子眇一方,只有他自己才有别样心思,当然张角也想报仇,张鲁只是适逢其会,为支持而支持。
道家的人,本来始终都主张清静无为,自从明帝时期一千三百多道士想要把光头们赶出去,他们不想所谓的野狐禅跑到中原传教。
后来,皇室的人袒护,雒阳的高官们也不出手,自然就是默许佛教的存在。
打那以后,原本还有些团结的道家,逐渐就成了一盘散沙。
要不然,为何众人连李家的人面子都不给,他们认为李家是李家,史子眇是史子眇,不能混为一谈。
李喆一封书信相招,大家没有任何一个人迟到,按时赴约,算是给了你们李家面子。
史子眇那些小伎俩,谁看不出来?道家的人是清静无为,却也不会是傻子,被人当枪使,攻击赵云,他又不是佛教的人。
设若刚开始就定下基调,大家直奔主题,或利用关系,或直接辩论,赶跑佛教就行。
尽管佛教在中原传了一百多年,由于道家的抵制,始终都在雒阳周围打转。
现在的皇帝并没有当年明帝那样的决断,驱赶佛教不要太简单了。
既然你们把目标给定偏了,对不起,我们不上当。
你史子眇一个道人,难道还想去当帝师啊,做梦吧你。
张鲁最清醒,他和赵云没有仇怨,马上就明白症结在哪里。
他还是想尽最后的努力:“诸位道友,写书和经书的人是赵云,现在佛教的人越发猖狂,就不能找一个两全之策,既可以打击赵云,又可以赶走佛教?”
李喆算是把李家人的传统发挥到极致,他没有再开口,等最后才会出来说话。
当然,一旦他说话,就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否则别的道家买不买账就是两说了。(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