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贾雨村和吴元拟定的第一名,算是状元。
“夫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自古国家之兴亡,恒系于战事之胜负。盖战事者,所以保邦定国,御外侮而安内乱也。然兵者凶器,非至不得已而弗用。
盖以杀伐为事,残伤生命,实乃逆天之行。故圣王用兵,必审时度势,明辨是非,以求师出有名,伐罪吊民……
然则,治国之道,岂徒恃兵威哉?盖以德为本,以兵为卫,方能保世滋大,长治久安……”
方永看着这份考卷思索了一番。
此人的主张偏向于保守,对发动战争的态度比较谨慎,但也并没有直接的表示反战,算是标准的儒生思想。
再看署名,海陵,金治。
海陵,姓金。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海陵并没有金姓的大族,此人应该是平民出身。
再看第二名的考卷。
“国之立,非以兵强,兵不强不足以保民。故兵者,国家之干城,社稷之屏蔽也……”
和第一名相比,此人的主张更加倾向于发动战争。
只是其虽然倾向开战,但大部分只是夸夸而谈,并没有写出太好的强国强军的论点。
只有其中一句,
“用兵者,当以仁义为本,智勇为用,使兵士知礼义廉耻、明是非曲直。如此则战必胜、攻必取。”
这句还算堪用。
再看署名,淮州,年九安。
方永思索着。
年家是淮州四大家族之一,在大熙朝堂中势力非凡。
对方将家族子弟送过来参加科考是想两头下注?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贾雨村和吴元才将其排在了第二?
方永再往后看,越往后越差,到了二十名开外,就纯粹的只是文笔凑合,其余的东西就完全一文不值了。
“罢了,识字就有用,就按着这个名单来吧!”
方永动笔,将金治勾选为了状元,年九安勾选成了榜眼,探则勾选了第八名,张文。
张文的考卷写的不算出彩,但好在言之有物,多少有点学问,矮子里边拔高个,倒也算排的上号。
点其为探的因为主要是因为张文相貌不错,英俊潇洒,符合探郎的传统形象。
方永见过张文。
张文是张远的儿子,其父张远投降后,方永派人给京中的李泥致信,让其将张远的家眷送过来。
后来经历了一些波折,张远的家眷被送到了淮州,包括张文。
张文到淮州后,得知了其父张远投降的经过。
然后张文认为方永打败张远靠的是阴谋诡计,不算好汉。
于是张文决定代父雪耻,一个人来到了方永的府邸,要挑战方永。
张文自付武艺高强,自幼打熬身体,学过多本武林秘籍,像什么太祖神拳,少林金刚腿之类的尽皆精通,和家中小厮打斗时,等闲十几个人近不了身,因此这才有信心挑战方永。
也是正巧,方永那天无事,了解了事情经过后,便同意应战。
然后,张文的武侠梦就被方永一巴掌击碎了。
“从今以后我弃武从文!”
张文泪目着说道。
当时的方永对此只是付之一笑,引为趣谈,只是没想到这小子还真的弃武从文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