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最新地址不迷路:www.xbiqugu.com
香书小说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153章 一厢情愿的倾慕,万人之上的孤独

第153章 一厢情愿的倾慕,万人之上的孤独

“今日我等总算是见着真人了。”

话音方落,诸臣无不起身,连连应和。

李翊也不知为何自己会突然多出来这么多迷弟。

只是袁术平时用人,多用谄媚小人。

现在这帮新降的旧臣,虽已经过筛选,但也难保不会在袁术底下养成阿谀奉承的习惯。这帮人表面尊敬自己,又有多少人是看上了他的地位,想要攀关系呢?

李翊对此深有感受,就因为他爸的关系,集团里一干人等全舔着个脸来巴结自己。

李翊对此是非常反感的。

他之所以努力内卷,就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靠爹上位。

但众人的巴结,却把他的努力给忽视了。

所以当看到众人对他的极致奉承之时,李翊心中波澜不惊,没有丝毫变化。

他对此早已习惯。

并且不论是在现代还是在古代,始终以身作则,反对结党营私。

“诸位当各司其职,素其位而行。”

“往日袁术在淮南时的官场风气,断不可带到徐州去。”

李翊出声提点众人。

众人皆面有愧色,但还是喏喏称是。

袁涣也只听说过李翊的一些事迹,但今日一见,其人确实品行高洁。

当即也心生佩服,说道:

“李先生真乃高尚君子,袁某佩服之至。”

“好说……”

李翊目光逡巡一圈,落在了袁涣身后之人身上。

那人年纪比较轻,许是没见过李翊这般人物,神色竟有些紧促。

尤其是在迎上李翊的目光之后,更是慌忙避开,不敢与他对视。

“这位是……?”

李翊出声问。

“哦。”袁涣忙将那人拉至身前,向李翊做介绍。

“此人乃是舍弟袁敏,字颍卿。”

一言蔽,又轻轻扯了扯袁敏的衣袂,冲他使个眼色。

袁敏会意,忙正了正衣冠,向李翊行礼。

“袁、袁颍卿见过李先生!”

“袁先生不必多礼。”

李翊伸手去扶他,他看得出来这孩子很紧张。

“不知颍卿现居何职?”

袁敏忙答:“袁术在时,任阴陵县令。”

唔……

李翊一颔首,“如此却有些屈才。”

袁敏闻得此话,心中顿时一动。

他年纪比兄长小上许多,能在这时担任一方县令已经不是件容易的事了。

可李翊,徐州重臣,刘备副手,却在诸大臣中选中自己,说自己当县令是屈才。

士为知己者死,仅这一句话便令袁敏大为感动。

“敏还年轻,不能担当大任。”

袁敏诚惶诚恐地谢过李翊。

李翊却拍了拍他的肩膀,对袁敏大加赏识。

“不然,我听闻颍卿有武艺而好水功。”

“你在江淮也待了些年头了,应当了解淮南水势吧?”

面对上级突如其来的灵魂拷问,袁敏忙躬身答:

“是,敏除习武之外,多习治水之道,平日也会读一些治水典籍。”

很好。

李翊笑着点了点头,“现在淮南正缺一河堤谒者,不知颍卿可愿担当此任?”

刘备好奇问道:

“军师怎么突然想找河堤谒者了,莫非你打算治水?”

“差不多,是兴修水利。”

李翊唇边笑意不减,只一颔首,“翊来此,正是想找主公说明此事。”

“翊打算将淮水、肥水、沘水连接,疏通芍陂河渠。”

“用以灌溉淮南农田。”

“适才我也找子敬统计过了,淮南虽遭战乱,但人力足备。”

“只要开挖河渠,引水灌溉,便能广积军粮。”

“况我徐州用兵,每每大军出征,转运军粮的士兵便占了一半,所费银钱何止千万。”

“主公此次征淮南,当深有体会。”

刘备蹙眉,对李翊的看法深以为然。

征淮南,是他人生中打得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

而战争中最令刘备感到压力的,居然是军粮的转运。

从前出征人少,没有发觉这些问题有多严重。

可当真正大规模作战时,才发现这里面工作运转之复杂。

光是军粮运转,就要去一半的士兵,所耗费的成本更是天文数字。

就打个淮南,直接把老刘这两年攒的徐州家底儿给烧没了。

老刘第一次意识到,打仗是这么烧钱。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翊才打算在淮南多挖河渠,增加农田灌溉,开通漕运。”

“我们可屯三万人在地,以十分之二的比例,轮流休息。”

“如此往复,一面屯田,一面开挖河渠,待风调雨顺之时。”

“每年可保底得两百万斛粮食,以此雄厚基础,可无往而不胜。”

刘备对李翊的主张向来支持,当即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此前,军师曾力荐陈元龙修建邗沟河道,今日想在淮南修建芍陂河渠。”

“这些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军师既有安排,便按意行事便好。”

得了刘备的首肯,李翊当即任命袁敏为河堤谒者,又命其兄袁涣辅之。

专门负责淮南的水利工事。

袁家兄弟便这样稀里糊涂得接下了一个国家级的大活。

尤以袁敏压力最大,他确实好水工,但却缺乏治水经验。

李翊把这个重量级的工程交给他,叫他又是感到压力又是感到惊喜。

“李先生,我……”

“颍卿不必多言,放手去做便好。”

李翊知道袁敏会先给自己打预防针,所以索性直接开口给他挡回去。

“我想淮南之地,并无比颍卿更懂水利之人。”

“你只管去做,中间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来找我。”

刘营中,真正的水利大才其实是陈登。

但他还在忙着主持修建邗沟河道,实在脱不开身在跑到淮南来修建芍陂水渠。

何况逮着一个人薅也不是事儿,倒不如提拔点新鲜血液上来,多给年轻人一点机会。

袁敏有水利天赋,在淮南也待了很多年,李翊放心将这项工程交给他。

“那不知李先生打算将这河渠修建多长?”

袁敏征询李翊的意见。

“三百里!”

李翊淡淡说道。

我去!

莫说袁敏,便是其他的淮南大臣听了,都感到震惊。

修三百里的水渠,这得耗费多少钱粮啊?

而且要想三百里,就不止在九江地界施工了,还得在汝南、沛国施工。

将那里的水系一并连接过来,才能凑够三百里。

这不单单是工程难度的问题,可是成本的问题。

时间成本,钱粮成本,都是巨大的。

“军师,这项工程会不会太大了些?”

连刘备都有些迟疑。

一开始他还以为李翊要修的芍陂水渠,也就跟邗沟河道差不多。

可没想到他张口就要修一条三百里的水渠出来。

“目前战事方定,将士需要抚慰,人民需要安抚。”

“地方县郡,亦有诸多杂事需要处理。”

“冒然起如此浩大的工程,会不会太过冒险了些?”

水利工程的确收益大,但问题是成本也高。

一般人根本玩儿不起。

现在天下纷乱,诸侯并起,鹿死谁手不可尽知。

冒然在水利工程上下血本,可别到头来为他人做了嫁衣裳啊。

“无妨,可以一边疏通河道,一边灌溉农田。”

李翊耐心为刘备解释。

水渠虽然要修三百里,但不是说非要竣工的时候,才能够使用。

修好一条河渠,便可以直接拿来灌溉。

“按翊估算,若是能将这三百里的水渠修完,足以灌溉两万顷农田。”

“并且能将淮南、淮北连成一体。”

“不出三年时间,从下邳到寿春,沿途兵屯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我徐州大军,亦可乘船,直达江淮。”

“军费、粮食都能够得到大量的节省,水患亦可消除。”

“此非好事吗?”

刘备知李翊是一位杰出的战略家,他的目光一向看得长远。

只是……

刘备背着手,面上仍有些担忧:

“若只在寿春一带修筑河渠,我徐州倒还能够承受。”

“只是军师提出来的工程,未免过于浩大了。”

“若按照军师的要求,至少得在淮南征发数万民夫。”

“今江淮疲敝,吾正打算轻徭薄赋,休养淮南子民。”

“若起这工事,只恐有伤民生。”

一言蔽,袁敏也在一旁帮腔,劝李翊道:

“刘将军所言甚是,某知李先生目光长远。”

“但眼下的淮南的确不宜起如此浩大的工事。”

“袁公路自入江淮之后,盘剥过剩,百姓卖儿鬻女,苦不堪言。”

“江淮早已不是几年前的鱼米之乡了,实在经不起折腾。”

袁涣也出来说道:

“李先生有爱民之心,乃江淮百姓之福。”

“只是此时动工,不合淮南时宜。”

“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

“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

“则病根尽去,人方得以全生也。”

“若能先休养淮南百姓三年,然后方可动工。”

袁涣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李翊却有自己的考量,“我亦知此事甚难,但是时不我待啊。”

“当今天下纷乱,群雄并起,袁术所灭,袁绍尚存。”

“公孙瓒如今被困于易京城,不出两年必为袁绍所灭。”

“若是袁绍彻底解除北方边患,试想他会不会南顾呢?”

李翊这才道出了需要加快淮南建设的真相。

现在的历史线早已发生了变动。

历史上,曹操这几年飞速扩张。

没过两年时间,就统一了兖、徐、豫、青四州,并且还占了不少司隶地区。

这个地盘已经够大了吧?

但曹操却仍没有信心敢跟袁绍开战。

历史上的官渡之战,还是袁绍主动进攻的曹操。

曹操在拥有整个河南的情况下,前期都一直被袁绍压着打。

现在,曹刘分势,河南也并未一统。

老刘在三年之内,是绝对不可能挡得住袁绍的大军的。

所以李翊一直在争分夺秒,壮大老刘的实力。

为此,他甚至不惜让老刘和曹操摒弃前嫌,联合在一起对抗袁绍。

因为曹操并不好对付,就算你真的超神,三年之内把他灭了,那你自己也必然是国力大减。

吃了曹操的地盘,说不定反而变得比之前更弱了。

所以,还不如先两家联合。

袁绍南顾,首当其冲的就是曹刘,这个联盟的促成并没有什么难度。

李翊不仅要争分夺秒的打造淮南良田,更要在这期间,帮助老刘拉到尽可能多的盟友。

相互吞并是来不及的了,不若先联合起来,防备天下第一的袁神。

所以在处理丹阳问题上,李翊便反对出兵解决。

只让丹阳袁胤作为附庸便好,即便是不给徐州输血,也别在背后捣乱。

“军师,你便这么自信,袁绍会在三年之内,对河南用兵?”

刘备表情严肃地问李翊道。

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开不得任何玩笑。

以袁神的实力,老刘自己目前是真没信心能够打赢。

即便联合了曹操,他都仍得保持谨慎看好的态度。

“公孙伯圭已被困于易京城,坐城死守。”

“主公以为公孙将军还能坚守多久?”

李翊这一反问,刘备顿时沉默了。

公孙瓒倒行逆施,大失民心。

灭亡的确只是时间问题,至于什么时间,李翊刚刚已经给出了具体答案。

两三年之内,公孙瓒覆灭,袁绍稍微恢复点元气,便会向南方动兵。

也就是说,刘备只有两三年的时间做准备。

难怪李翊会如此重视淮南的开发。

若真打起来,军粮就是重中之重。

一切都是为将来的战事做准备呐……

“诸位以为,在下所言,是否虚谈?”

李翊再次出声询问众人。

众人皆不能答。

袁涣眉眼间一川不平,沉声说道:

“冀州户口百万,人民殷盛,田多垦辟。”

“兵粮优足,有桑枣之饶。”

“若袁冀州真举河北之兵南下,诚难撄其锋也。”

刘备表情愈发沉重,坐在凳子上,不发一言。

最后,还是站起身来,郑重其事地对李翊说道:

“好,就按军师说的做!”

“一切为了战事做准备!”

本来刘备是打算给淮南人民息养几年的。

但听完李翊的分析后,刘备意识到了袁绍的威胁正在不断迫近。

那就只能先苦一苦人民了。

待芍陂水利工事完成,也能反哺到淮南子民身上去。

当晚,刘备设宴款待了一众降将。

同时也给全军将士加了餐,每人都有赏赐酒肉。

待宴席结束之后,各营各将,各回各家。

李翊本打算回房歇息,却被下人通报说刘将军有请。

便匆匆赶往刘备房间。

“主公唤我来,所为何事?”

李翊一进门,便直接开门见山问。

他与刘备的关系已经到了不需要太多客套的地步了。

平时私底下相见,只两人在时,几乎不会行君臣之间的虚礼。

“子玉,你来的正好。”

刘备案上摆满了书卷,他见李翊来了,便将案上的书札取来。

笑呵呵地递给李翊,道:

“子玉瞧这是什么?”

李翊接过书札,展开来看。

原来上面写的是刘备的表文。

此次出征淮南,刘备大肆请奏天子,为他的手下人升官求取赏赐。

这其实也没什么。

但是在给李翊的封赏中,李翊却注意到了一项特别的奖赏。

刘备上书请奏天子,希望给李翊赐爵郯侯,享食邑三千户。

李翊见此大惊,正欲开口,却被刘备一把拦住。

“先生且莫言!”

刘备就知道李翊会是这个反应,当即握住他的手,正色说道:

“我知军师为人谦逊低调,并不贪图功名富贵。”

“只是军师随备近三年,劳苦功高,凡徐州大小事务,军师无不为之操劳。”

“备都看在眼里,若不能重赏功臣,时人皆道我赏罚不明。”

李翊一挑眉,正色道:

“翊窃听闻,君子素其位而行。”

“主公既拜我军师,我自当在其位,谋其职。”

“翊不过是做好了本职工作,何谈劳苦功高?”

“纵然要赏,也不该赐如此高位。”

李翊确实有些受宠若惊。

封郯侯,享食邑三千户。

因为李翊是在东海郯县与刘备相遇的,刘备便将郯县误当成了李翊的家乡。

把郯县作为封地,想表奏李翊为郯侯。

这是一个县侯级别的爵位。

要知道,县侯是列侯之中级别最高的。

像关二爷的汉寿亭侯,只是一个亭侯。

诸葛丞相的武乡侯,也只是一个乡侯。

县侯是比亭侯、乡侯级别都要大的,并且可以世袭。

现在就要李翊接领县侯,比关二爷、诸葛丞相的爵位都要大,叫李翊如何能够心安?

“此议却是不妥。”

“三军将士在战场上浴血拼杀,吾不过是在背后出谋划策,怎比得上将士用命?”

“还望主公三思。”

李翊婉拒了刘备的好意,认为自己的功绩还不足以接领如此高位。

但刘备却有自己的想法,他安抚李翊的情绪,拉他坐下。

耐心地向李翊讲明自己的心中所想。

“我闻虑者为功之首,谋为赏赐之本。”

“野绩不越庙堂,战多不愈国勋。”

“先生虽未直接上阵杀敌,但战场搏杀如何比的上庙算多寡?”

“战功勋著,又如何比得上对国家的贡献?”

“是故曲阜之锡,不后营丘,萧何之土,先於平阳。”

“珍策重计,古今皆是如此!”

刘备一脸真诚地说道。

……

(感谢群友浅野瞳兄弟的绘制,此为曹刘瓜分完袁术势力后的最新版图)

(此为草图,仅供参考,勿究细节)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xbiqug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