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最新地址不迷路:www.xbiqugu.com
香书小说 >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 第124章 怪梦!(54K)

第124章 怪梦!(54K)

第124章 怪梦!(5.4k)

苏允忽而抬眼看了一下章惇,道:“官家……要叔父主持此次改制?”

章惇看了一下苏允,眼睛里露出满意之色,道:“怎么猜出来的?”

苏允笑道:“叔父回来了,这样的大事,舍叔父其谁,而且……以叔父的性格,若非事关自己,怎么会随意与我这等局外人说这等事情。”

章惇点点头道:“这改制,很难。”

苏允点头道:“权力回归三省,明确官员职责,官员的升迁都要参照《寄禄格》。

以后以阶易官,使官员的职务与职称相符合,可减少官员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现象。

也减少了官员之间职务界限不明,相互扯皮推诿的现象,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财政不必要的开支。

对朝廷来说是好事情,但对主持此事的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情,众矢之的啊。”

宋代前期,正官、阶官、寄禄官实为一体,而都与职事相分离。

宋真宗以后,寄禄官每三年(后为四年)一磨勘,相当于唐代的官员考课,但只是官样文章,防止作弊伪造而已。

只要没有大过,就可以平平稳稳地升迁。差遣的升迁决定权在于皇帝及主管部门的好恶。

另外,如官吏获罪,只要不是大罪,也只罢差遣而不降寄禄官。

这种制度自然被一般庸碌、腐败的官员所欢迎。

谁想要打破这种局面,谁就是众矢之的。

大家自然也知道这肯定是赵顼的主意,但谁来主持,谁就是众矢之的,大家奈何不了赵顼,难道还不能整治这个主持之人。

果然,章惇道:“陛下许我一个参知政事。”

苏允心中一动,原来如此!

历史上章惇丁忧回来,知审官院后,改参知政事,随后不过数月,便被贬职地方。

而章惇所犯之罪名乃是因为章惇的父亲章俞侵占百姓沈立的田地。

然后沈立拦路向章惇告状,章惇把他抓到开封。

大理寺弹劾章惇的父亲太子宾客致仕章俞、弟弟颍州沈邱县主簿章恺,侵占民田。

章惇奏事,及报上,不符实际,又按察裁决所开始时,追治堂吏王冕等,证实周之道等人的话。

章惇以为有司不当信王冕等语,想虚构捏造次数,强迫执政,以此报制勘所,仍称请尽情彻底查究,不可以只信其谬说,坐不适当指挥制勘院,固有是责。

这里面有几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沈立田地被章惇的父亲弟弟所侵占,沈立却拦住了章惇告状,这就是什么‘堂下何人,竟敢状告本官?’

沈立就那么相信章惇的操守?

不去开封府告状,反而跑章惇面前去告状?

二是这种事情章惇若是知道父亲弟弟真做了这种事情,不想着赶紧掩盖,还自己亲自往上报?

三是章惇做了一辈子官,尤其是要说宋哲宗赵煦亲政后,对哪位朝廷大臣最受宠信,那非章惇莫属。

在赵煦亲政以后,章惇第一时间从地方召回到东京汴梁城,出任朝廷的宰相,负责驱逐旧党和恢复新法。

赵煦对章惇几乎是言听计从,就连废除太皇太后高滔滔、皇后孟氏的大案要案,都要与章惇进行商量。

这一时期章惇在朝廷中的风头独一无二,他独占宰相之位七年,是宋朝极为罕见的独相,可谓是权倾朝野。

在封建王朝时代,如果出现这样的独相,那他的家族和子嗣肯定是鸡犬升天的。

然而章惇却对自己的四个儿子严加要求。

他的四个儿子中,除了第四子章援在朝廷中出任从八品的校书郎外,其他儿子都被他外放到了地方州县。

他们或出任知县、或出任州通判,都不在朝廷中枢任职,也没有什么权力。

这样的人,你说他会因为父亲弟弟侵占别人的田地,然后与人对簿公堂?

还有一个是,有没有侵占别人的田地,这事情是很容易查的,为什么还要章惇屡次称请尽情彻底查究,不可以只信其谬说?

有没有问题,查就是了,为什么不查呢?

章惇屡次请查,但就是不查,直接就将章惇给放置地方了。

嘿嘿。

苏允之前还以为是章惇这人性情高傲的缘故,如今联系上这个元丰改制之后,苏允这才恍然大悟起来。

历史是很奇妙的,有些东西你自己不深想,根本就难以接近真相。

若是这事是苏轼所犯,那么里面的事情都会被一一考究出来。

但若是章惇这样所谓的‘奸臣’所犯,那不过是这奸臣的另一个罪名而已。

至于真相,那并不重要,没有谁在乎一个奸臣身上的冤假错案。

在苏允的那个时候,有人说起章惇,依然还是觉得这是个大奸臣,这是北宋覆灭的的原因之一。

而就算是有王夫之、梁启超这样的大学问家为其正名,但依然没有什么用。

有的人看不到历史背后的真实。

有的人看到了,但害怕这样人,也将其打入黑名册。

有的人将章惇这样的人恨得牙痒痒,自然不会主动为其发难,还要将其踩上一脚才痛快呢。

苏允沉默了一会,道:“叔父,事不可为,宜保自身。”

苏允说的是真心话,这次的水很深,若是能避开,最好是避开为妙。

在王安石二次罢相、吕惠卿被贬地方之后,章惇和蔡确实际上已经新党领袖,虽然王珪还挂着首相的名义,但并不管事,真正变法的是章惇和蔡确。

而在元丰改制后,章惇被贬地方,王珪被蔡确哄骗,名为首相,实则大权却是蔡确所掌握。

最终这元丰改制最大的受益者除了宋神宗赵顼,受益最大的便是蔡确,而章惇、王珪全都是受害者。

从谁得益谁是凶手的的原则来看,章惇被冤枉贬谪地方的幕后黑手,只能是蔡确。

当然啦,也有可能是王珪,毕竟王珪被哄骗,认为自己一定能够当上中书令,而章惇亦是他认为的唯一竞争对手,因此有所打击也是有可能的。

章惇摇摇头道:“新法需要改制,我怎么能因为自己保身而置之事外。”

苏允点点头,既如此,那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这对章惇来说未必不是好事。

如今已经是元丰三年,离着神宗逝世也不过四五年时间,章惇就算是掌权,也做不了什么。

这个时候上台,反而风险极大。

蔡确虽然借着这次改制成了实际上的掌权者,但经过这次改制,大权被神宗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就算是蔡确的权重,也并不体面。

赵顼虽然按照顺序任命王珪、蔡确为相,却不加以礼重,多次因为小错对他们处以罚金,每次受罚就去宫门谢罪。

宰相受罚金并去宫门谢罪这种事情是前所未有的,以前的宰相总揽政事,皇帝想要插手政事,都得跟宰相好好商量,何曾有过这种侮辱之举?

而随后哲宗即位,宣仁太后垂帘主政,立即引北方大士族代表韩缜为右相,并用韩缜两个侄子为列卿,与蔡确相抗衡。

宣仁太后以蔡确在担任宋神宗的山陵使时,灵车出发的前天晚上,他不在外住宿,在路上又不侍从,回来后,还不请罪为由,让御史刘挚、王岩叟接连弹劾他。

随后保守派陆续返朝廷,司马光、吕公著被任用后,要全面废除新法。

蔡确不让,把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说那是自己建议实行的。

于是元祐元年闰二月,被罢为观文殿学士、知陈州。

第二年,因他弟弟蔡硕的事被削夺官职,转任安州,又转任邓州。

又因《游车盖亭》诗语涉讥讪朝廷而被追贬英州别驾、新州安置,后卒于贬所。

蔡确的下场极为残酷,先是被贬为陈州知州,又被一步步转任安州邓州,随后又被追贬为别驾,新州安置,最后死在了新州,若非死了,估计得被继续贬谪,直至白身。

这一步步的,是为剥麻。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xbiqug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