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李治存钱
李承乾在利用长孙无忌去做事,也是通过他去传达一些观点,影响一大批人。
增长困难,这是当下大唐遇到的最重大问题。
各行各业的利益方,都发现大唐是一片向好,可收入却就是不见大的增长。
也就导致朝廷的税收,也跟着涨不上去。
这样的现象。
用专业的术语来形容,就是市场饱和。
但大唐市场真的饱和了吗?
没有!
绝对没有!
这才多久啊,怎么可能就发展到这等地步。
只说是消费得起的人,他们饱和了。
目光要从中上层,转到底层去,这样才能发现更大的市场,带动经济。
要做的是百姓手头有钱,刺激消费。
当初的补贴国策,就是一项刺激举措。
也是去年税收实现增长的一部分因素。
……
长孙无忌带着若有所思离开了。
李治还在兴致勃勃的,向自家哥哥请教。
“舅父会有什么办法,让百姓有钱呢?”
“大兴土木,见效也不见得快。”
“工部一千万的庙算,也做不了多大的事吧。”
李承乾微微一笑,“一千万就真的是一千万吗?”
“难道不是?”李治不解。
“一千万,至少会出三千万,乃至更多的价值来。”
见李治还是不懂,李承乾只好道:“如果一千万,只出一千万的价值来,那是失败的。”
“它主要目的是修缮,营建官道。”
“但却能带动相关方面的产业链。”
长孙冲好奇道:“产业链是什么?”
李治也是点头,露出询问之色。
“拿长乐的茶叶来举例。”
“茶田要栽种,施肥,照料,采摘,制茶,包装,运输,销售等事项。”
“这仅仅是一部分。”
“此外,还有泡茶用的茶壶,茶杯,案几……。”
“只要饮茶,就少不了这些东西。”
“这就是产业链。”
李承乾道:“类比到官道修缮营建。”
“你们应该想到,产业链涵盖了什么吧?”
李治露出兴奋之色,“哥哥,我懂了。”
长孙冲有点撇嘴,你又懂了?
人不大点,你可懂得真多啊。
“你记住了,以后作为决策者,看事情不要那么片面,要从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事物。”
李承乾不无感叹。
到底是李治啊。
思维能力就是妖孽。
这些话,他是一点就通。
至于长孙冲,他根本不抱有任何期待,老实本分就成了。
“我记住了。”
李治重重点头。
李承乾却是想着长孙无忌。
这老狐狸,到底领悟得到吗?
他这一手观念灌输,还有一个目的,是想让他关注到,人口的问题。
把隐匿的黑户全部给揪出来。
这是目前,李承乾暂时用的温和手段,能够奏效的话,那还好说。
如果没有效果,还是当前的状况。
等到今年出巡回来,他就要动手了。
……
圣天子与皇太子要出行巡幸。
已经确定好日程,在亲耕礼之后。
在这个时间节点,李恪的银行借着声势,正式推出储蓄、借贷的事务。
储蓄是重点。
从公布出来的储蓄流程与规定,很是详细。
可以说是面面俱到,杜绝任何钻空子的可能。
不得不上心啊,因为这牵扯的钱财太过庞大,稍不慎,可能就是大量钱财流失。
一旦出现的话。
李恪是根本没办法交代的。
大唐帝国报对此进行重点报道宣传,其他五家报纸也紧随其后转载。
“存钱还给利息?这是骗人的吧?”
“一年给两厘的利息,啧啧,忽悠人也不是这么忽悠的。”
“太假了,五年五厘五,我存一百万贯进去,只要不取出来,那往后不是衣食无忧了?”
“圣天子是在给我们送钱吗?”
“圣天子临朝,这不可能是骗人的。”
“我去存一贯试试。”
“你一贯凑什么热闹……。”
长安百姓自持见多识广,什么招数没见过。
想骗他们的钱?
那是不可能的。
他们表示不吃这一套。
一个个很是谨慎,暗中保持关注,观望事态的发展。
转眼时间,亲耕礼举行了。
李承乾他们即将启程离开长安。
在这个时候,李恪苦着脸找上门来,大倒苦水。
“兄长,这储蓄状况,真的一言难尽啊。”
李恪不无气馁的摊手道:“这么多天过去,抛开长乐,高阳她们的友情储蓄外,根本就没多少钱。”
“他们都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
李承乾听到友情储蓄,差点没发笑。
长乐跟高阳,她们也都不相信银行的。
是看在李恪的面上,就意思意思的存点。
怕是她们都在想,是不是父皇跟太子哥哥,搞出银行来,在打她们家底的主意。
这种处在怀疑的情况,两个公主都不敢下注,别说其他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