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最新地址不迷路:www.xbiqugu.com
香书小说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 第420章 根本不是谣言,就是真的

第420章 根本不是谣言,就是真的

他说完后,眼中露出渴望之色。

当初他和苏东莊、杨天形两人一起进入半导体研究所,雷鸣比他们要晚上一些时间。如今杨天形去了三省,苏东莊和雷鸣加入了新的研究项目,只有他一个人还在研究以前的东西。

要说没有点落差是不可能的。

李暮知道不解释明白,周溪令肯定不会放弃,于是道:

“你以为我不带你,是因为你的能力不够吗?”

“恰恰相反,让你留在原来的项目里面,是因为你是你们几个人里面最厉害的,能够兼顾几个研究项目的继续开发。”

“要知道,你要干得可是原来4个人的活,任务是十分的艰巨。”

他说完之后。

一旁的苏东莊和雷鸣本来还打算给帮忙求情。

听到这番话,反倒有点酸了,纷纷露出羡慕的神色。

见周溪令还在发楞,李暮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好了,继续去工作吧,有你在,我才能放心地开始新的研究啊。”

看着他真诚的眼神。

周溪令心中级既愧疚又感动,当即道:“李顾问您放心,我给您保证,这边的研究绝对出不了任何问题。”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说完,他不再有多言,转身直接离去。

……

将人“哄”走之后。

李暮便带着苏东莊和雷鸣来到所里的会议室。

此时时间尚早,一些专家和教授还没有过来。

他先和两人简单地说了说任务的分配。

99式主战坦克上的电子系统非常之多,一些已然具备研究的基础,一些现在却还并不具备。

当然,到最后肯定都是要研究的。

只不过需要分出一个先后,比如较为简单的通信系统和雷达系统,便可以先解决,然后再集中力量攻克火控系统、激光压制系统和车载计算机这几个方面。

苏东莊和雷鸣听完李暮的介绍,问道:“李顾问,我们怎么听着,您说得这个火控系统,和我们了解的不太一样呢?”

他们昨天得到李暮打算搞型的研究项目的时候,回去便熬夜查了相关的资料。

然而听到现在,除了一些专有名词比较熟悉,其他内容都十分的陌生。

——这一晚上,可以说看了个寂寞。

“听不懂很正常,既然要研究,肯定不能按照m帝和老大哥的步子来,那样只会跟着他们的屁股后头吃灰。”李暮道。

他就没有想过按照现在主流的科研想法走。

拥有着后世资料的他,想要复刻现在m帝和老大哥的科技不说是轻而易举,也可以说是手到擒来。

而且如果是造m-60这种坦克的话,难度无疑会大大地降低。

夏国的工业基础水平虽然造99式千难万难,但努把力,一两年内搞出来完全可是一说是轻轻松松。

苏东莊和雷鸣对李暮十分信服,自然也不会怀疑他们搞不出来,只是好奇地问道:

“那您要不跟我们说说,这个火控系统造出来以后,和现在的相比有什么厉害之处?”

李暮道:

“现在的火控系统,主要是在光学瞄准镜的基础上,增加体视式或合像式测距仪和以凸轮等为挂便是关于边缘化吧的机械式弹道计算机。”

“而我想法是将其改为由光学瞄准镜、光学测距仪和机电模拟式弹道计算机组成,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配用一些弹道修正传感器。”

“如果能成功搞出来,在2000米左右的范围内,对固定目标的首发命中率,至少也能达到85%。”

他的介绍让苏东莊和雷鸣两人一时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2000米固定目标首发命中率85%,这个数据只能用恐怖来形容。

要知道夏国现在装备的59式坦克,也仅仅只能在1000米内达到80%左右。

如果能把这个火控系统搞出来,无疑能让他们的陆军实力提升一大截。

“当然,对比m帝最先进的m-60主战坦克,首发命中率还是有所不足,但我们也未必没有超越的机会。”李暮继续道。

就固定目标的首发命中率而言,m-60要比99式还要高上5%左右。

不过这个差距并不算大,而且也能想办法抹平。

毕竟李暮可不仅能够参考99式的资料,等阿斯克回国,他还可以参考m帝那边的资料进行补充研究。

当然,即便没成也不打紧。

李暮又道:

“首发命中率只是次要的,最主要的还是弹道计算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和激光压制系统这些。”

“只要能够更快地发现敌人,更快地打出炮弹。”

“这5%左右的概率,其实无足轻重,因为我们的优势并不在此。”

三代坦克采用了大量的单板机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装甲也是复合装甲,且能够在行进中开炮射击。

对比二代坦克,纯纯数值碾压,基本不存在对轰的时候落败的情况。

“我们明白了!”苏东莊和雷鸣当即点了点头,恍然大悟。

虽然还是有些似懂非懂,但他们只需要知道最后的成品会非常厉害,这便足够了。

至于要怎么去实现它,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

三人闲谈了半刻钟的功夫。

得王绶觉通知的专家和教授们,开始陆陆续续地来到会议室。

每个人进来的时候,都好奇地向李暮询问打算研究什么新东西。

不过他并没有着急说,而是等人都到齐之后,才走到台上,将公文包里写的初步研究方案拿出来,让苏东莊发了下去。

纸上的内容并不多,只有一面,很快便被看完。

众人的神色也都十分精彩,有人跃跃欲试,有人迟疑,也有人在看向他。

见状,李暮笑道:“大家看了计划书之后,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一说。”

话音刚落,下面便有人举起手。

他微微点头,示意对方说话。

举手的教授立刻道:

“李顾问,将半导体电子元器件放到坦克上我觉得没问题,但计算机放上去,未免有些太夸张了吧。”

“虽说从研发至今,搞出的计算机确实有着越来越小型化的趋势。”

“然而想要将之放到坦克上,技术上便有许多困难。在成果无法预料的情况下,贸然研制,是不是不太稳妥?”

他说完之后,会议室内的一些专家和教授忍不住跟着点头赞同。

在计算机方面,他们现在确实站在了世界的最前面。

但哪怕以现在的技术,想要把计算机放到坦克上,也不是简单的事情。

虽说他们不懂坦克研究,但多少知道坦克的内部情况。

想要在狭窄的驾驶舱里再放下一台计算机,除非不要车组人员。

“现在的技术确实满足不了,但未来可不一定,试问两年之前,大家有谁能想到,占据几个房间大小的计算机,能小到和衣柜一般大?”李暮道。

他并不在意众人的质疑。

有疑问提出来是好事,总比带着问题去研究的好。

举手的教授微微颔首,没有再继续问下去。

毕竟李暮的这个答案,没有任何反驳的可能。

别说是两年之前了,就是现在他们看着03型个人计算机都觉得有些梦幻,根本不敢相信这是夏国能够造出来的东西。

既然如此,那么相信一下李暮又有何妨。

另一位老专家接着举手。

“请说。”李暮伸了伸手,示意对方提问。

老专家道:

“我很相信李顾问您的能力和判断,既然提出了这个研究项目,那么便一定有着成功的可能。”

“不过我还是有个问题一定要说,您的方案中惯性导航系统的阐述中有关于卫星技术结合的说法。”

“可您要知道的是,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成功发射过一颗卫星,难道要靠向国外租借来解决吗?”

他的话让众人俱是一愣,然后纷纷看向手中的研究方案。

方才他们只关注技术方面的问题,倒是忽略了这一点。

是啊,他们现在连卫星都还没发射上去呢,拿什么去结合研究。

国外倒是有,但他们能给夏国用吗,显然不可能。

“卫星我们现在确实是没有,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研究这项技术。虽然原因我不能说,但我可以告诉大家,3年之内,我国的人造卫星绝对能够成功上天。”李暮笑道。

他搞的那么多技术,可不是开玩笑的。

不提3+2轴数控铣床对制造工艺水平的直接提升,正在建设的高空台一旦完成,对人造卫星的研发和测试同样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还可以使用第二代超算的计算机仿真技术,

去模拟人造卫星的发射、运行和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心儿,从而验证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历史上夏国搞出人造卫星是在70年,以现在的条件,他觉得提前个5年完全没问题。

必要的话,他自己上,还能够更快。

老专家听完李暮的话,无奈地叹了口气,道:“李顾问,您要是都这么说的话,那就没法儿讨论了!”

——他们说现在没有什么什么条件。

李暮就说以后一定会有。

而且连具体的时间都给了出来,那还聊什么,直接干就完事儿了。

“徐老,请您,也请大家相信我,我说的每一句话,都不是妄言,我们一定能够将这项研究完成。”李暮郑重道。

说完,他想了想,又道:“而且我相信装配这些系统的坦克,足以让我们夏国在坦克方面,领先国外至少二十年!”

“您不用说了,我们怎么可能不相信您呢!”老专家直接从位置上站了起来,道。

其他人也纷纷站了起来,表示愿意相信李暮。

即便李暮在此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坦克这方面的研究,他们也从一开始便打定了主意要跟着研究下去。

最近京都的学术圈里有不少人传谣言,说:“李暮研究什么成什么。”

他们其实很想告诉那些人——这根本不是谣言,就是真的。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xbiqug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