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人来人往 讨人嫌的开始
“唉,又做噩梦了,晦气,真他娘的晦气!早知道就不去了。”
从睡梦中惊醒,李开朗看着窗外,天蒙蒙亮。
这几天,李开朗的睡眠质量并不好,时不时地做噩梦,惊出一身冷汗。
出现这种状况,该因为见过了刘公公。
当天从养猪场回来后,李开朗感觉自己像是中了邪一样。
不仅一做事就全身酸痛,而且做啥事都不利索,还时不时的遇到倒霉事。
当天,李开朗连夜大都没去,直接待在家休息。
却也正因此,不知道夜大悄无声息地发生一件大事。
“该不会是我命犯太监吧,以后可得远离他们,省的又倒霉。”
李开朗此时也睡不着,简单收拾过后,便去新华书店等金建贤等人。
这次,是李开朗头一次比他们三人更早到。
“怎么了李开朗,你是哪不舒服吗?”最先到的金建贤见李开朗面色灰暗,关心道。
李开朗摆摆手:“没事,就是没睡好,做个了恶梦,等回去再睡个回笼觉就没事了。”
“没事就好。”金建贤点头。
“对了,周二我没来,你跟我讲讲严老师都讲了什么,我好恶补习一下。”
“行。”金建贤当即挑出书,简单讲了讲上课内容。
没多久,俞杏梅和齐梦如也来了,看着李开朗萎靡不振的模样,关心几句。
见他不在意,便没再多说什么。
四人在一起互相学习了,差不多10点左右,李开朗便学不下去,便告辞离开。
“路上小心点,骑慢点。”
“一路小心。”
“谢了,你们慢慢学,我就先走了。”
骑上车,便径直回到院子。
进去时,突然和人对撞了一下,差点让李开朗摔倒。
“同志,对不住啊。”
其立马道歉,见李开朗没事,行色匆匆地离开。
这漫不经心的态度,自然是让人生气。
李开朗刚想说两句,又有两人出来,同样急匆匆的离开。
“今天是怎么一回事?怎么一个两个这么着急?”
刚离开的三人,都是后罩房的难民。
“差点忘了,他们也快要离开了。”
现在都周末了,距离他们离开,也就不到.就是今天。
这么行色匆匆,显然是还没有找到工作,想趁着王主任没到之前,临时抱佛脚、临阵磨刀枪、临时.把工作找。
“算了,不跟他们计较。”
李开朗抬脚刚要进去,又有俩难民出来,立马侧开身子,免得被撞。
看着她们离去的背影,李开朗喃喃道:“但愿能找到吧。”
可不是谁都像白修文、徐思楠一样。
李开朗刚走回家,后脚王主任就又来到了院子,叫大家来开会。
那几个刚离开的难民,也被王主任叫了回来。
几人面如死灰,王主任一来他们想要临时抱佛脚的计划彻底是没用了。
“又有热闹看了,看完再去睡。”
院子众人来到中院。
王主任看向那群难民,“一个月的时间到了,之前我和你们说好了,找到工作就留下,现在你们一个都没找到。”
“按照约定,你们回去收拾东西,一会跟我走吧。”
“别啊,王主任,再给我两天,不,一天时间,只要一天我就能找到工作。”
“王主任,别赶我走行吧?我不想再颠沛流离了,我不想再走了。”
“王主任,求求你,让我们留下来吧,我求你了。”
和当初白修文那一批的人情况差不多,他们也不想离开四九城。
在这里,他们打着零工,好歹能养活自己,离开这,不知道去往下一个地方,不知道又要经历什么。
“抱歉,这事我做不了,当初我们就决定好,做不到就得要遵守约定。”王主任一副铁面无私的态度。
“你们赶紧的吧,把房间腾出来,让下一批的人住进来。”
“小刘,你在这等着,等他们收拾完,带到街道办。”
“好的。”小刘点头应道。
说完,王主任径直离开,去往下一个院子。
“白哥,你有没有办法,我想留在这,只要能让我留在这,我什么都答应,嫁给你都行!”
当初那些对白修文不屑一顾的人,经历过打击后,彻底明白想要在四九城找到工作,是一件多么难的事。
白修文赶忙抽掉她们紧握的手:“抱歉,这事我无能为力,我比你们早来没长多少时间,我也没有办法。”
“你们还是赶紧回去收拾收拾东西吧,钱、粮食、衣服都带上,免得忘了。”
几人见白修文一点用都没有,当即望向另一人,徐思楠。
“姐,看在大家都是姑娘的份上,你帮帮我们吧,求你了。”
徐思楠可比白修文铁石心肠,冰冷道:“我也帮不上忙,我还有事,我就先走了。”
说完,徐思楠直接从她们面前走过,丝毫不停留。
众人看着正上演的苦情戏,全都犹如看戏一般。
“啧啧啧,又要走了,一会啊,又有人要来咯。”
“是啊,咱这院子啥时候能消停点啊。”
“我看一时半会就别想了,除非把房子都补齐咯。”
“是啊,没想到这次居然一个人都没留下,上次好歹还留下了俩,这批也不行啊。”
难民们听着大家窃窃私语,心中满是懊悔,恨自己为什么不努努力,现在才后悔。
见没有人愿意帮她们,她们也只好起身,回后罩房收拾东西。
也不怪大家对她们无感,院子里有不少人当初和她们一样的境地,都是逃难来的四九城。
辛辛苦苦了十几年,这才安定下来成了原住民,他们都自顾不暇了,怎么可能有闲空帮他们。
在小刘的催促下,6个难民收拾东西,便去往街道办。
接下来她们会怎么样,就和大家无关。
“唉走咯走咯。”
她们一走,大家便各自散去。
下午,王主任又领了难民过来,这回大家匆匆看一眼,便各自离开。
一回生二回熟,这都是第三回了,大家对于难民入驻的事也没了兴趣。
“反正等一个月就又要走,来开这会也没啥意思,到到时候谁留下来,再记住人就得了。”
后罩房,在敲锣打鼓地收拾屋子。
这次来了几个难民,其中几个男的,几个女的,大人有几个,小孩有几个,大家都不怎么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