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不错,但是我觉得改变不了什么,不如好好把重心放在别处上要好。”等冯运走后,冯家伦突然出现在陈熙面前。
“冯哥,那可未必,有些事情可能迟早会发生,但总有解决的办法。”
“哦?你有什么办法?为什么刚刚在会上不说?”
“那是因为现在说了没用,你也说过现在改变不了什么,但不代表以后改变不了,时机未到。”陈熙眨了眨眼。
“你个滑头,又跟我来这套。”冯家伦笑着摇了摇头,然后继续问道:“是不是还在生我不出资支持项目?”
“那倒没有,我那项目需要的资金太大了,冯哥你就是想要支持,怕也是有心无力。”
“哈哈,你这家伙,真是伶牙利齿。”冯家伦拍了拍他的肩膀。
半小时后,陈逸枫看着入口处稀少的人流,不由脑门全是问号。
这小子怎么还不出来?
“老陈,你在这干嘛?呼吸新鲜空气吗,刚刚冯总才说雾霾问题呢。”梁樟突然出现在陈逸枫身后,把他给吓了一跳。
“卧槽,你走路没声音的呀。我在等我家那臭小子呢,发什么疯,居然在会上乱讲话。”
“我觉得他说的不错,真是虎父无犬子呀,你别老骂孩子嘛,我觉得我们年轻的时候也是敢拼敢说的,现在年纪大了,反而变得有些畏畏缩缩的了。看到他就像是看到了曾经的我们,不是挺好的嘛。”
“废话,又不是你儿子,说的再多也影响不到你。”
“老陈,你真的是想太多了。”梁樟不解的摇了摇头。
“那小子呢,怎么还不出来?”
“我刚刚好像看到他从另外一个门走掉了。”
“那你不早说,还在这挖苦我。”
“哈哈,不说这些,晚上一起聚会。”梁樟不等对方拒绝,拉着他胳膊就往停车场走。
华京,大华国新海归协会。
“这是什么扯淡的东西,时间银行,我还时空穿梭呢。”会议室里,有人看着荧幕上的计划书忍不住调侃道。
“我觉得这个项目挺好,可以刺激协会会员的积极性。”杨枭摸着下巴。
不远处站着解说计划书的男人,正是被陈熙拒绝掉的张立恒。
“这东西就是不切实际,如果按照时间来计算贡献度,那人人都费时间,人人都偷懒不干活,或者是磨洋工,协会还不要被拖垮了?人都有私心和惰性的,如果一个人每天使足劲干活八小时,还有一个人每天摸鱼八小时,结果拿到的工资都是一百块钱,谁还会拼命?这不跟以前的……”一个青年立马就用尖锐的话指出了其中的弊端。
“你有什么资格指责这个模式,现在的生活都是我爷爷,我姥姥那一辈拼下来的,不是你,你是坐享其成者,你没资格评判某些企业的运营模式。”
“冷静,冷静。”
杨枭突然间暴走了,旁边戴着眼镜的教书匠被吓了一跳,连忙起身喊道。
“抱歉,刚刚有点太冲动了。”几秒后,杨枭像是换了个人,面带笑容的坐了下去,顺便还跟刚刚的青年道了个歉。
“整个时间银行还不完善,本来这是一个志愿者项目,但要是用到海归协会上还需要改一改的。”被吓呆了的张立恒结结巴巴道。
“无妨,等你想好怎么改再来找我。”杨枭点了点头,等到张立恒离开会议室后,他又说道:“今天我去青年海归协会那边看了一下,恰巧还与他们的会长碰了个面,人家那边的发展可比我们这么要快多了,不过暴露出的问题也多。我与他们的指导员郑伟私底下聊过,想要我们协会快速发展,那必须要有稳定的项目来支持,在上面的支持下,我们协会决定与部分华企合作,共同推动经济发展……”
此言一出,在场人都是眼前一亮。
之前协会就是缺钱,现在钱送上门了,他们自然也都是心里高兴。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晚上,华京某饭店。
“陈总今天在会上的发言很犀利,不过也不用太担心什么。你在会上即使说的更多,那也不会有事。但是,必须要按照游戏规则来玩才行。”
“是啊,这做企业难,在国内做企业更难。想要一直做下去,那就要依靠强大的关系网,也就是组队!”
饭桌上,一帮知名企业家挨个发表着意见,陈熙坐在冯家伦身边默默地听着。
“这组队也是有讲究的,有的人是明着组队,有的人是暗地里组队。其实不管怎样,他们组队的消息最终还是会被人知道的。当然,还有一种组队嘛……那就是明面上我们是敌人,但私底下我们却是朋友……”这时,一个胖乎乎的老板得意的解释着。
陈熙记得这个家伙,好像是个搞化工的,身价也不低。
“今天开完会,整个华京不知道有多少饭店在组局。陈总你今天代表的是留学通前来开会,那肯定对教育行业有很深的了解,我看你在会上似乎是欲言又止,那肯定是想发表和教育有关的看法,能说说最近有什么新的赚钱项目吗?”有一个老板打趣的问道。
陈熙明白,一般搞饭局,开头总有人会说些有趣的事情,这样可以带动一下气氛。这里他年纪最小,也是新加入的,自然会被人挑出来验一验成色。
“哈哈,项目倒是有,不过那是外国人的赚钱项目。”
“没事,但说无妨。”
陈熙的话勾起了老板们的兴趣,之前发问的人摆了摆手让他继续说。
“我在国外留过学,留学生在全球那是很常见的,大家也都知道。但你们知道留学一年要多少钱么?”陈熙清了清嗓子,先抛出一问。
“这要看在哪个国家,哪个时期了,不同国家不同学校的学费、最低生活费、汇率也都不同,不好评价。”一个老板先答道。
“就我公司员工的孩子在大漂亮上学,一年费用差不多是三五十万左右,但我家孩子嘛……”一位年长的老板说到一半有些不好意思说了。
“哈哈,肯定的很多。”另一人调侃道。
“是的,每个人的家庭背景不同,父母的教育方式也不同,给的钱多钱少是不固定的,但这留学总是要费钱的。我们能去别的国家留学,别的国家人也自然能来我们这留学。全国各地有很多大学,新庐也是一样。我最近在新庐大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学里突然来了很多留学生,这里面九成差不多都是非洲人。但是我觉得他们并不是来当留学生的,而是把留学当成了一份职业。大学几年,每个阶段都会换一所学校,学费全免以外还能得到高额的奖学金,而且假期还有免费旅游,并有非常积极的女同学全程陪同当导游。人家一句:我们是一家人。就能享受更高的待遇。我问了一下,这一年的奖学金就好几万块钱,但是据我询问,他似乎学习并不好。这也就算了,问题是他一个大学还读了好多年,甚至熬走了下一批学生。等到毕业,这留学生美滋滋的把钱一卷带回非洲开公司,你说这是不是个赚钱的好项目?”
“哈哈哈。”
“可以可以,的确是个好项目。”
陈熙随口讲的一个小项目,让在场的人开怀大笑,包厢里的气氛瞬间就被带动了起来。
“今天开会到场的老板有很多,说是来探讨国家未来发展的,其实都是想听听有什么最新动向,好为自己的企业牟利。”这时,冯家伦开口道。
“嗯,情理之中。”陈熙应了一声。
“你在会上说的那句话不错,现在有很多老板赚了钱后就转移到了海外,这看似合理其实又不合理。我给你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村子很穷,村长召集众人开大会讨论该怎么把村子变富。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全村凑钱将几个被选中的年轻人送到大城市里发展,等他们出人头地后再回村子改善村子的情况。结果嘛……人心都是自私的,那些年轻人发达后却忘记了当初的承诺,以及乡亲们的付出,全都选择不回来了。你说这像话吗?”
“哈哈,不像话,知恩图报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嗯,你还年轻,也刚回国,有些事情要永远记在心里才行……”冯家伦满脸堆笑的跟陈熙说着话,眼睛却扫向众人。
“现在行业竞争很大,不少企业都从竞争转为合作。我听说有部分物流公司合作,将为某平台提供运输服务。不单单是物流这一个行业,其他制造业也差不多,小企业想要抱团跟着大厂混,虽然老板是赚钱了,但企业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被吞并!等到大厂规模越来越大,员工越来越多,大厂会因为没有外界压力而选择另一个做法,那就是减少成本开始裁员,这不是个好现象……”
“前几年虽然开始实施了企业反垄断法,但是力度还不够大。但我觉得,反垄断法以后会加强力度,所以嘛……企业的合理发展速度还是很关键的。”
在冯家伦说完后,两个老板一前一后的抛出了个新话题。
不得不说,能当上大老板的,不少眼光还是很敏锐的。
“正所谓枪打出头鸟,企业做的太大有时候未必是个好事。”
“稳固发展,不要太落后也不要太拔尖,方为长久之计。”
又有两位老总加入了讨论。
呵呵,一个个都比猴还精。等到时候做大了,就由不得你了。
一个企业里股东一大堆,不是你想不发展就不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