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完早膳,俩人还得去拜见父母,沈椿跟着谢钰出了堂屋,昨天几乎下了一日的雨,廊下积水环绕,穿寻常鞋子只怕一踩一脚水泥,很快有侍婢女拿着一大一小两双木屐,躬身放在两人脚边。
这木屐厚约两寸,中间只有一根屐带,以沈椿浅薄的见识一时都没认出这是什么玩意,她正傻眼,那边谢钰已经从从容容套上了木屐,这般高的屐底,他落地时竟连一丝响声也无,一派潇潇飒飒林下风姿。
沈椿也不敢再耽搁,又学着他的样子,把木屐套到脚上,匆匆跟在他身后。她第一次穿这么折腾人的鞋,穿上之后两条腿就跟才安上似的,路都不知道怎么走了,‘哒哒哒哒’声音也跟打仗似的。
她实在控制不好力道,踉踉跄跄往前走,居然一头撞到了谢钰身上。
谢钰一顿,抬手把她的身子扶正。
她有点窘迫地绞着手:“我,我第一次穿这种鞋...”
他目光扫过沈椿脚上的那双木屐,很快收回视线:“罢了,换一双硬底牛皮鞋吧。”
正院是谢国公和长公主的居所,谢国公如今只挂了个国公的虚名,家中一应实权均已移交到谢钰手里,长公主是正宫所出,也是上一代皇子皇女中年纪最长的,论及长幼,就连当今陛下也得称她一声‘长姐’,说句冒犯的,除了帝后之外,这俩人称得上世间最尊贵的夫妻了。
俩人住的地方也是华美无比,院中奇花异草葱郁,檐下八角风铃长响,廊庑间充斥着阵阵妙音,一踏入说不出的身心舒畅。
顺着廊庑望过去,两排仆婢垂手恭立,都是屏气凝神,无半点声息。
按理来说,新妇第二日应当认一认谢家所有亲戚,但等沈椿走进正堂,却只有谢国公和长公主二人端坐堂上,旁人连个人影也未瞧见。
沈椿留心看了眼,那位代弟迎亲的好心人谢无忌居然也不在。
谢钰问出了她心中疑惑:“长兄呢?”
不知为何,长公主似乎对‘长兄’二字十分不以为然,顿了顿才冷淡道:“昨日他替你行完迎亲礼便赶着去边关当差了,这会儿怕是已经出了潼关。”
她又扫了眼沈椿,见她面有疑惑地四下张望,长公主微微皱了下眉,不咸不淡地开口解释:“别看了,今日有旁的事儿,等过几日我再带你见过家中亲眷。”
沈椿开小差被抓,不好意思地伸手抓了抓后脑勺,冲她咧嘴笑了笑。
长公主:“...”
她实在见不得这幅没规矩的样子,皱眉侧过头。
谢国公倒是脾气挺好,见着沈椿也是脸上含笑,难得的是长公主除了面色冷淡些,居然也没多说什么,沈椿按照之前学的规矩给俩人行过礼敬了茶,谢国公夫妇也照常给了赏赐。
成婚之前,万氏耳提面命地告诉她这位长公主脾气有多厉害,沈椿来拜见之前难免提心吊胆的,没想到这么痛快就过关了,她还没回过味呢!
长公主不欲多言,偏头看了眼更漏:“三郎留一下,我有话和你说。”她取出一本薄薄的小册,令侍婢递给沈椿:“这是家里一些简单的日常规矩,在见亲眷之前,你须得先把这几条日常规矩学会了。”
谢家的正经规矩足有四大本,她给沈椿的已经是基础中的基础,最起码让她这几天人前不至于失礼。
她想了想:“就在隔间看吧,等会儿给我背一遍。”
沈椿看着那本仅有三四页的小册,傻了。
她,她不认字啊!!
笔墨纸书皆是金贵之物,她当初住的不过小小村镇,放眼整个镇子都不一定能找出几个认识字的,谁会教一个孤女识字?
长恩伯府接她回来的时候,伯府就知道她不认字,奈何本朝文风昌盛,就连寻常官宦小姐家的三等丫头都能识文断字,更何况是伯府的嫡出女儿。
长恩伯为了家里颜面,对外称她在边关小镇长大,但也知书识礼,能舞文弄墨的——除了长恩伯夫妇之外,没人知道她不识字的事儿。
本来伯府想让她在家中慢慢读书认字,没想到阴差阳错和谢钰有了婚约,只有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她又要学规矩又要读书识字,便是怎么学也学不尽的,到现在她也只勉强认了一本三字经和半本千字文。
出嫁之前,家里千叮咛万嘱咐,让她务必把这事儿瞒好,否则谢家绝对容不下一个大字不识的宗妇!
一旦骗婚的事儿被发现,轻则和离,重则以送进庙里监禁思过——为了瞒天过海,家里还特意给了她一个颇有才气的丫鬟帮沈椿代笔,但谢家规矩大,来叩拜父母的时候不许下人跟着,谁想到就是这么赶巧。
沈椿一直觉着这事儿不靠谱,可惜她在家里说不上话,伯府把话都传出去了,她能怎么着?只能自己抓紧念书认字,结果刚嫁来第二天就露馅了,你说这事儿闹的!
沈椿站在原处,脑中叮当作响,冷汗先出了一身。
长公主见她不动,轻轻挑起一边细眉,极有气势地问:“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