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鸣到老了的时候,已经回忆不起来潮的脸。
只记得少女时代的那些清晨,江南的水汽弥漫,有人练武归来,踏着青石板路轻快的响声。
她顶讨厌那欢快,支开窗户瞥他一眼。
他无论有多雀跃,也在一瞬间收拢所有的情绪,规规矩矩的站在那里,叫一声:“大小姐。”
随后便一溜烟的跑了。
她洗漱完毕之后,桌上已经已经摆好了早饭,江南富人家吃食极细,用笋丝、韭芽、肉丝包的春卷、生煎包子,火腿蒸的笋干……
而他伺候在来老爷子身边,后颈上头发湿漉漉的,带着一股薄荷的冷香,他是惯常早晨冲凉的。
来凤鸣顶讨厌他爹,来潮排第二。
来家是江南大族,传承百年,支系繁多,来父这一支,只能算是小富之家。
那也非得拿出大户人家的款儿来,住着大宅院,丫鬟仆妇养了十几个,老头抽烟的烟斗,都是金的。
来父是个纨绔,不过他在纨绔这行当里算还不错,他不喜欢斗鸡赌狗,他喜欢练武。
这练武包括请师父、置办家伙、资助各大“武林大会”,一年到头还动不动有江湖人士来投奔,白吃白喝个把月,临走还得带包银子。,
家里的产业就这样被慢慢的败没了。
这不是她最恨他爸的地方。
他爸没儿子,权且把她当儿子养,教她打拳、用剑、轻功,他说这是有年头的门派,叫做小燕青,讲究身法轻盈,必须是童子功。
自然,她也没裹脚。
那时候裹脚早就被废除了,但是有些大户人家还讲究这个。一个女孩子,不学琴棋书画,学一身武艺,谁能要她?
来凤鸣原把这事当成他爸对她的一种看重。
可那其实就一个误会,他爸只是任性,他想教孩子学武,压根就没想过她日后死活。
一边教,一边逼着她妈生孩子。
生了一个,没保住,又生一个,夭折了。再生,大人和孩子,都没了。
来凤鸣记得妈妈那像纸一样薄的肚皮,也记得小妹妹那软乎乎的小手,攥在手里还没热乎,就已经成了一座小小的坟头。
她恨他爸,但是中国人讲究君臣父子,她不能恨。
她就只能加倍的恨来潮。
来潮是他爸从钱塘江畔捡回来的,他爸每天寅时三刻起床练武,就看见一个孩子躺在岸边,是个男孩。
来凤鸣这一辈行“凤”,夭折的弟弟妹妹,叫来凤春,来凤晓……而他爸给这孩子取名,叫来潮。
意思养子就是养子,跟亲生的孩子到底不一样。
可就在来凤鸣十岁的时候,他妈去世了,来老爷也彻底绝了生儿子的念头,于是就把来潮当做亲生儿子培养。
亲自教练武,请先生开蒙……那个不起眼的,瘦小的男孩,一跃成了整个来家宝贝疙瘩。
——这一切,是以来凤鸣失去母亲为代价。
她当然不喜欢他,甚至是恨毒了他。
但是当时,对她来说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忙。
那就是“管家”。
他们家这一支早就分出去了,她爹不善经营,又讲究排场,家里一整个坐吃山空的状态,当然得有人精打细算。
来凤鸣从十岁开始就管家,家里人情往来、仆人的任免,都清清爽爽,人还没有柜台高,就开始查家里铺面的账目。
唯有一点,就是她太小了,人家有时候不听她的,她爹又时常和稀泥,不跟她一条心。
这时候就得用上来潮了。
来潮是个很温和的性格,谁也不得罪,但因为她一句话,他就直接上前把整个铺面,砸了个稀巴烂,有壮年男人出来瞪眼睛。
可他不怕,他功夫好啊,他往她前面一挡,还挡不住呢,就像一座小小的山。
后来实在入不敷出,她为了节约家里的成本,削减了大半仆人,跑前跑后的活计,都交给来潮。
来潮从不告状,他永远是恭敬谦卑的,伺候她爹抽烟、喝茶、倒夜壶,又要去学堂,次次第一名,回来被她使唤,从不抱怨。
她讨厌他。
可是有一次去办事,正巧路过他放学,她以为像他这样读书好,人又温和的孩子,定是很招先生和同学的喜欢。
却没想到,一群顽童们围着他,一个劲儿叫“阿捡!”“捡来个儿郎做佣人!”
他低头的走着,被推搡的狠了,就擡起头,笑一下。
那笑容的意思是求饶,你看我都这样了,你就别欺负我了呗,嘿嘿。
来凤鸣叫停了车。
直接下来:“几个死尸小瘪三,讲何个东西!来家门里是你们好话三话四的?覅命的是伐?一个个死过来,我要上门问问你们屋里大人,哪个教出来个种覅好胚!”
一连串把孩子们都给骂傻了,一溜烟的跑了。
来凤鸣低头看来潮,孩子眼睛亮亮的,就那么瞧着她笑,这笑看起来舒坦多了。
“你哪个不还手啊!”她虎着脸问。
“我不想给老爷,还有小姐寻事体。”
“老头子哪回弄出个事体不比你大!”她瞪着他:“后卯哪个欺负你,打回去!晓得没?”
他抿嘴一笑,小声说:“晓得了,阿姐。”
“你叫我何个!”她又瞪眼睛。
“小姐!”
这还差不多。
那天下了雨,他第一次跟来凤鸣一同坐了人力车回家,半道有卖桥头糕的,来凤鸣还买了一份给他,警告他不许告诉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