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朝会, 在双方各怀心思的情况下,退朝了。
此后过了年节,都没有人再提起来选秀的事, 更别说催婚催生,这件事成了文武百官心照不宣的秘密。
不过,后宫不能没有人管。
后妃不仅有侍奉皇帝的职责, 还要分管后宫。
总不能上一任的皇后都升级成太后了, 还要给皇帝管后宫大小琐事。
正好宣太后也回来了, 跟曲渡边说了这件事——
安太后想退休了。
人家年纪也不小了, 怎么能一直干活呢。
而且文太妃和德太妃都跟着自己孩子出去住了, 她自己一个人管辖后宫, 实在是太累了。
曲渡边道:“设立女官制度便是。”
宣太后,也就是谢明萱,诧异道:“女官?”
曲渡边:“嗯,前朝伊始,延续了大魏的内廷女官制度, 只是后来《女诫》盛行, 女官渐渐没了,都是有前例的,本朝再起, 不算突兀。”
其实从阿姐上学那件事就可以看出来,女子地位在大周并不高。
这是千百年, 一点点形成的现状。
想要润物细无声的提高女子的地位, 从重建内廷女官入手, 是个极好的机会。
内廷女官, 掌管的是后宫织造、采办、财权等大小事宜,和朝廷官员相干, 有部分工作交接,但并不冲突。
织仪道:“那我能不能也来管人?”
曲渡边笑道:“阿姐,你得跟娘亲和安太后一起,制定考核规则,不是是个人都能当女官的。你嘛,可以当考官,以后第一批女官见了你,都得喊一声老师。”
就跟科举考试的座师一样。
阿姐是方太傅教出来的学生,才学足以胜任。
织仪眼睛都亮了,“包在阿姐身上,你安心养病!”
谢明萱道:“朝中迂腐的人不少,他们会同意以后和内廷女官有工作交接?”
曲渡边:“放心,他们会愿意的。”
果不其然,他提了内廷效仿魏朝,重建女官制度的时候,朝堂并未有多少反对之声。
反对?
反什么对。
内廷总得有人来管吧,全让太监插手,岂不是会有宦官乱政的隐患?总不能还逮着安太后一个人薅。
唉……又不是没有前例,重建就重建吧。
内廷女官制度在朝堂上通过后,由谢明萱、织仪和安太后共同接手。
没多久,张婵思从扬州回来了,还带来了本族的精干子弟。
“陛下。”
“坐。”
张婵思这么些年,也没有成婚,一直在钻研数算。
奈何拘于观星司,一直没有施展能力的机会。
曲渡边给她这个机会。
他将前往岭北,长期实地探测的人员名单递给了张婵思。
张婵思看罢,捏紧名单册:“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曲渡边:“一个能改变张家一族命运的机会,你要不要。若是接了,观星司再无只有张家才能当司主的要求,可以从大周各地则选优秀的观星者,预测天气,与此同时,张家从此也再没有子孙后代不能参加科举的限制。”
相当于,张家固定名额的铁饭碗没有了,但是更多的族人有了往上晋升的机会。
有得,就得有失。
然而这失,却是张家几代难求的机缘。
张婵思深吸一口气,“臣愿意带领族人,全力辅助丹郡王和工部诸位大人,必定不负陛下所托!”
“好好干,功绩出众的话,破格进工部,也不是不可以。”
这一句淡淡的话,炸在了张婵思心里,她惊愕道:“陛下,臣是女子。”
曲渡边笑道:“老师,觉得自己不行吗?”
“不是内廷女官,而是大周有史以来第一位入朝的女官。”
“……”
张婵思本是性情淡漠之人,她对数算感兴趣,也有往上爬的野心,只是拘于观星司,到了司主,职业生涯也就坐到了顶点。
没想到,这次带着族人来京,除了应卦,解了张家困局之外,竟然还有别的惊喜。
她压下自己疯狂跳动的心脏。
“陛下,重启内廷女官制度,又告诉臣这样一番话。您…您和朝中崇尚《女诫》的臣子,以及先帝,很不一样。”
虽然她也是看着陛下长大的,知道他有些想法和其他皇子不同,但也没想到,他能给女子入朝为官的机会。
曲渡边:“老师,你觉得朕的姑姑如何?觉得朕的阿姐又如何?”
张婵思面容一肃:“阿湘长公主,以一己之身和亲北疆,扶持主和派,维系大周和北疆之间二十多年的和平,手段、心性乃至学识,自然是一样都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