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殿试上怒喷海禁政策的解缙
洪武二十一年,三月初一。
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奉天殿重檐庑殿顶的明黄色琉璃瓦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奉天殿内,气氛庄重而肃穆,这里正在举行着戊辰科殿试。
考生们穿着整齐的衣袍,分列在奉天殿的东、西两侧,他们面带紧张的神情,面朝北方站立,等待着皇帝的到来。
须臾,静鞭声响起,朱元璋身着皮弁服从后面的华盖殿中缓缓走来,他的到来让整个奉天殿顿时鸦雀无声。
所谓皮弁,原指古代用白鹿皮缝制的冠,现在则是指大明皇帝参加朔望视朝、降诏、降香、进表、四夷朝贡、外官朝觐、殿试、策士传胪等活动时的礼冠,皮弁本身用乌纱外饰,前后各十二缝,每缝缀五采玉十二以为饰,玉簪从中间穿过束住头发。
而且更重要的是,海禁政策是朱元璋给大明制定的基本国策之一,全面否定海禁政策,那就是在拿鞋底子抽朱元璋的脸,所以朱元璋自己也不可能会干这种有损于他帝王威严的事情。
可敢这么喷海禁的,解缙还真就是蝎子拉屎,独一份。
虽然朱元璋有意给海禁政策放开一个小口子,进行官方的海外贸易,但并不打算对海禁政策进行整体的骤然转向,因为对于一个庞大的帝国来说这是非常伤筋动骨的,会让下面官府无所适从的同时,加剧社会和人心的混乱。
饭也不吃了,他把托盘摇摇晃晃的放到了旁边,扯过答题的纸张,继续挥毫泼墨。
殿试就这么一道策论,答完就收卷,没有第二道题了。
几杯酒下肚,解缙整个人都开始飘了。
解缙陷入了纠结之中这两种选择,各有利弊,前者比较保守不会犯错,但哪怕是他,如果不写点新东西,光靠文笔辞藻也不容易进一甲或二甲,后者容易出彩但跟主流观点不符。
解缙此时也是心里打鼓,作为科举之路的最后一步,他到底是要老生常谈的写海禁政策的正确性和必要性这些,还是另辟新路,唱唱反调?
要知道,最近朝堂上,可是有不少关于给海禁开口子的风声流传出来,而这些风声,自然也被赴京赶考的考生们所听闻了。
而对于考生们来说,只要通过了会试,到了殿试这个环节,一般都不会再被淘汰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松懈下来,殿试的排名将直接决定他们的进士身份以及未来的仕途发展,因此虽然紧张程度没有会试那么高,但考生们依然不敢有丝毫怠慢。
所谓“观政”制度,是朱元璋为了提高进士们的行政能力而创造性地提出的一项制度,通过观政,进士们可以深入了解朝廷的运作机制和各部寺衙门的职能,为将来的仕途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进士们在观政期间的表现,也会直接决定他们观政结束以后,会被分配到哪里。
实际上,在明初试行科举效果不尽如人意之后,朱元璋曾一度对科举制度失去信心,转而从国子监里选拔官员进入仕途。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意识到科举制度的重要性,于是在洪武十七年重新颁行了《科举程式》,明确了科举各级考试的举行时间、科目内容等等。
皇帝要看卷子,受卷官自然不敢不给。
受卷官收了解缙的卷子,准备按照规定,等所有考生都交卷后统一送交弥封官进行弥封。
考生们听到题目后,面面相觑,心中暗自忖度。
这个题目是朱元璋亲自出的,关于大明海禁政策的策论。
须臾,一篇策论写就却是一气呵成,一字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