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双刃剑呐~
想到这里,刘荣便低下头,从怀中,拿出了一张明显才刚着墨不久的白纸。
白纸上,是刘荣根据记忆,从原历史时间线上,所整理出来的汉三公九卿职务、名称的演变。
尤其是原历史时间线上,发生在景、武两代天子在位时期的演变,被刘荣着重汇总到了一起。
三公,在原历史时间线上的景、武二朝,几乎不曾有过变化。
丞相还是百官之首,御史大夫还是亚相。
唯独太尉,被汉武大帝改为了大司马,且以卫青、霍去病为先例,允许换了个名字的太尉——大司马一职,和其他汉家现有的军职兼任,由一人担任。
比如长平烈侯卫青,便曾做过大司马大将军;
冠军景恒侯霍去病,也做过大司马骠骑将军。
总的来说,变化不大——仅仅只是太尉换了个名字叫大司马,本质上依旧是太尉的地位、规格和权柄。
倒是九卿层面,在历史上的景、武二朝,出现了较多变动。
首先是景帝一朝,在吴楚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出于削弱地方郡县、集权中央的考虑,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官职名称、权责的修改方案。
比如:改郡守为太守,改郡尉为都尉。
——前者从过去的‘一郡之守’,变成了为中央牧民的地方长官;
后者从原本的一郡兵马之主将,降格成了和军中都尉、将军一般无二军事职务。
又比如:改王太子为王世子,改公子为王子——旨在区分皇室子弟和诸侯子弟,使公子、皇子、太子等称呼,自此成为皇室专用,而非皇室、诸侯公用。
再有,便是朝堂内部,尤其是九卿层面,也出现了很多改动。
好比眼下,刘荣至今都还觉得不大习惯,听着极其别扭、奇怪的:改廷尉为大理。
再比如,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仅仅只是换了个字面称呼,以‘复古称’的:改奉常为太常。
还有原本打算改,却还没来得及改的:改典客为大行。
这三项当中的前两项,在刘荣如今所身处的这个时间线,都已经实现了。
虽然不是孝景皇帝亲手做的,却也是刘荣遵循先帝意志,为亡父了却了心愿。
除此二者,余下的内史、少府、卫尉、宗正、郎中令、典客、太仆,在景帝一朝倒是幸免于难。
但到了原历史时间线上的武帝一朝,九卿却是被改了个天翻地覆。
——郎中令改为:光禄勋;
——宗正改为:宗伯;
——原本的典客、被孝景皇帝改名后的大行,再度更改为:大鸿胪;
——将大理改回:廷尉;
而后,便是最为关键的一项——按地理位置,拆分内史为:右扶风、左冯翊、京兆尹,各秩二千石,皆非九卿。
原为内史下辖单位的中尉被分离出来,称:执金吾;
再将原内史下辖,负责农业事务的大农令更名为:大司农,并顶替原属于内史的九卿席位……
至此,改造完成。
在景帝之前,汉九卿分别为:内史、少府、太仆、廷尉、卫尉、典客、奉常、宗正、郎中令。
而武帝之后,却变成了:大司农、少府、太仆、廷尉、卫尉、大鸿胪、太常、宗伯、光禄勋。
也就难怪在后世,人们总觉得西汉的三公九卿——尤其是九卿,似乎有二三十个职位。
但实际上,有汉一朝,三公九卿的位置,基本还能算作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之所以会给人这样的错觉,就是因为同一个官职,在四百年刘汉——甚至仅仅只是前半页的西汉,可能就有两三种叫法。
说回眼下。
先帝老爷子临终前,打算给廷尉、奉常改个名字,刘荣没觉得有什么,该不该都行。
既然先帝老爷子想改,刘荣就给改了,权当是哄地底下的先帝老爷子开心。
至于日后,要不要完完全全的朝历史作业——把典客改为大鸿胪,把郎中令改为光禄勋之类,刘荣却有着不一样的想法。
在刘荣看来,九卿是否要改名字,关键并不在于天子个人的喜好。
并不是说,天子觉得大理比廷尉好听、光禄勋比郎中令有逼格,那就应该去改。
而是应该以客观需求为准,以实际效能的角度去出发。
比如廷尉,被先帝老爷子改成了大行,在历史上,又被后来的汉武大帝改回为廷尉。
意义在哪里?
无外乎就是孝景帝觉得廷尉不好听,武帝爷又觉得大理更不好听而已。
而在留荣看来,像‘朕觉得不好听’这种改换九卿名称的理由,其实是很没必要的。
一个九卿属衙,如果要改,那就改他的权责范围,改他的效能;
改完之后,再看原本的名称,是否与改革过后的效能、职责相符。
好比廷尉,被历史上的景、武爷儿俩来回改,改来改去,无论是叫廷尉还是大理,终究还是没改变这个部门,是作为中央最高司法机构的职能。
故而,改这个部门的名称,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景帝改廷尉为大理,没有意义,纯闲的;
武帝又把大理改回去,更没有意义,更是闲的淡疼。
所以,对于过去的廷尉、如今的大理,刘荣的态度很明确。
既然已经改了——既然已经无意义的白忙活了一场,那就不要再无意义的多忙活一场,把名字再给改回去了。
有这精力,干点别的什么不好?
同样的道理——奉常既然改叫了太常,那就这么叫着吧;
典客还没改叫大行,那就不改了——即不改为大行,也不改为大鸿胪。
宗正不改宗伯,郎中令不改光禄勋,一切照旧。
把有限的精力,都放在有意义的事儿上,而非这种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的事儿上。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刘荣,完全不认可历史上,发生在景、武二朝的九卿名称、职权大洗牌。
尤其是原历史时间线上,汉武大帝针对内史的拆分,刘荣非但不觉得不好,反而还十分赞同。
——以地域划分,将关中分成三块地区;
右扶风、左冯翊、京兆尹——一听名字就知道,这三个职务管的是哪片儿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