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犹豫了一下,把银子收了,带着两个儿子匆匆出门,先去临江客栈给掌柜送一份蚵仔煎,道:“我儿媳妇做的,您尝尝。”
掌柜打开一瞧,见这东西跟柳叶卖的牡蛎饼很像,不疑有他。
江宁上了船又给大江送了一份。
大江收了江宁的吃食,对她越发热络,听说江宁送两个孩子去麻浦念书,当即把自己知道的消息告诉江宁,包括麻浦那边的一些情况。
按照大江说的,江宁母子三人下了船,很快找到林秀才和何秀才办的学堂。
学堂距离魏江不远,离镇上也挺近的,有山有水,门口还种了一片桃树,许是头一年移栽,上面只有零星几朵桃,想必明年这个时候定能看到一片繁盛的桃林。
江宁只扫了一眼,对这边的环境还挺满意的,进入大门,立马有门房上前将他们拦下,得知他们是来求学的,门房热情了不少,亲自领着他们去了先生休息的雅间。
江宁也见到了这学堂的三位先生,年纪最大的那位一身儒雅,举手投足皆有讲究,一看就不是一般人,另外两个年轻一些的应该就是林秀才和何秀才了,两人似乎正在跟那位年长的先生讨教功课,看到江宁三人才停下。
林秀才率先问道:“哪个孩子要念书?”
“都要。”江宁不卑不亢地回道。
她的态度让三人有些意外。
林秀才看他们穿着一般,蹙眉道:“婶子,你可知晓供一个读书人一年得多少银子?”
江宁点点头,“算过了,约莫八两。”
林秀才倒吸一口冷气,“这样你还要同时供两个孩子?”
江宁肯定点头,“小妇人既然已经把他们送过来,自然是早有心理准备。”
年长的先生缓缓问道:“你打算供他们多久?”
“五年!五年的时间足以看出他们是不是读书的料,若是有天赋,我必定继续供着,若是没有天赋,起码他们能写会看,也能出来找个体面的活计。”江宁直白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老先生看江宁的眼神多了几分欣赏,感慨道:“这段时间送孩子过来的父母,进门第一句话就是让我们努力教,务必让孩子考秀才中举人,道尽他们的辛酸不易,只差将望子成龙写在脸上,殊不知读书这种事情也是讲究天赋的,光凭后天努力,能达到的高度极其有限。你还是老夫见到第一个通透之人。”
何秀才和林秀才有感,起身朝江宁盈盈一拜,看杨三铁和杨四庄的眼神也多了一丝期待。
林秀才温和问道:“你们叫什么?”
“杨三铁。”
“杨四庄。”
“噗!”何秀才一口茶水都喷了,诧异地看向江宁,似乎不明白她这么有深度的人怎么会给孩子取这么随便的名字。
江宁扯了扯嘴角,有些不好意思道:“村里人,俗话说贱名好养活。”
何秀才嘴角抽搐了两下,看向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