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由的愣了一下,镜中的人神采奕奕,就如成婚时,被绞过面似的。
她这般气色,该不会是因为魏临吧,想到这里,忍不住偷偷笑了一下。
妙圆见状,好奇的问道:“夫人,什么事这么高兴,跟奴婢说说呗。”
沈云簌清了清嗓子:“没事,只是觉得你梳头的技巧有长进了。”
“您嗓子怎么哑了?”
“应该是吹了凉风后的缘故”她胡乱说了理由。
妙圆深信不疑,继续拿着一枚簪子比划。
秋日见凉。
沈云簌准备给后院的所有人做些衣物,做自己衣物她选了普通的料子。
青川县大部分的百姓都是粗布麻衣,穿上等料子的人数量极少,太过哨,反而对魏临的影响不太好。
毕竟县令每月的俸禄有数,魏临又一直强调要隐藏身份,吃穿用度上,要收敛一下。
用膳时,魏临倒也不嫌弃清粥小菜,反而饭量越发多了。
这两日在青川县闲逛,沈云簌发现街上许多卖瓷器的人,且这里人做瓷器的技艺十分娴熟,只是在色的和种类上较少,沈云簌有个想法,想把瓷器运往京都,放在货铺里卖。
她向魏临说的时候,魏临也有自己一套提高青川县百姓发展的计谋。
“我已经考量过了这里,瓷器只是其一,这山上有许多的楮树,可以让百姓采集树皮造纸,造出的纸张拿来买,另外这山上又制作染料的朱砂,若发展起来,定然能比乐山县还要富足。”
沈云簌只知道魏临善于查案办案,原来也会替百姓分忧。
这时,门外立着一个儒雅斯文的男子。
沈云簌在来青川的路上见过他和魏临接触,也在当日抓获王尽的时候见过。
只是现在不知道,他到底是个商人,还是魏临的手下。
魏临还未跟沈云簌正式介绍过温言,今日也打算告知温言的身份:“夫人,这位是温言先生,我最得力的手下。”
温言行礼道:“见过夫人。”
“先生好。”沈云簌客气回礼,接着就离开了房间。
沈云簌明白,他只要出现,必定是有事情要跟魏临汇报。
待到四下无人,温言从身上掏出一卷书信。
“大人,恒王果然一直在暗中帮助李斯年迈的父母,这些是至今收集到李斯和恒王勾结的证据,李斯在狱中自杀,想必也是为了替恒王遮掩又或者被恒王威胁。”
当初李斯坦白了一切后却自杀了,案子虽然了结,但他始终觉得有蹊跷。
这背后之人若不揪出来,势必影响大燕的国运。
而永徽帝一直默许他暗中继续查案。
只是这证据,一时半会,还无法呈给永徽帝。
魏临看了信件,这只是最早的一部分,只是越往下看,魏临越发的气愤。
恒王一边在陵州培养自己的势力,一边暗中派人搅合朝堂之事。
“大人,这恒王就是庐城之战失利的的主谋,他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清扫对自己不利的人,此人若不除,后患无穷呀。”
魏临当然知道,甚至想一刀解决了他,为曾经和他出生入死的士兵报仇。
理智回来些后,他又明白,只恒王除掉,并不能根除大燕的祸患,他已经各种安插自己的眼线,也把自己的儿子培养能征善战之人。
若猜的没错,他真正想要的是皇位。
魏临一直都呆在书房里,沈云簌起初没在意,直到夜半时,长易让妙圆来告之,说魏临情绪似乎不对。
沈云簌从床上起身,穿了衣物出了房门,只是书房里的灯已经熄了,怎么可能有人。
妙圆道:“堂哥说,世子就在书房里呢。”
沈云簌接过妙圆手里的灯笼,一个人去了书房。
书房的门虚掩着,沈云簌悄悄的推开门,慢慢的走进了进去。
借着灯笼的亮光,往长案旁看去,这里并没有魏临的身影。
沈云簌想把烛台点亮,刚走到烛台前,听到身后有人问她:“你来做什么。”
她看不见魏临,在黑夜里摸索寻找烛台,本就是提着心的,在声音忽然响起时,因紧张她手里的灯笼掉在地上,片刻后也随之熄灭。
“夫君,你吓死我了。”沈云簌发现,魏临似乎在书房的角落里。
沈云簌摸索着走过来,魏临没有说话,黑暗中,也看不清他的脸,但她感觉得到,应该是遇到了让他难以是释怀的事。
她小声说:“夫君,你怎么了?别吓我。”
魏临第一次发觉自己无能,他对庐城失守士兵惨死的愧疚,慢慢转变成对恒王的恨。
若是他还在京都,定要取了他的狗命。
沈云簌未询问魏临原由,她想不明白,什么样的坎,也是魏临过不去的。
适应了黑暗,借着月光,她看到魏临面色消沉,目光寒凉。
但也不敢追问,她想安慰他,可不知该说些什么,担心自己的话让他更加难过,当真是令人无奈。
从最初悄无声息的流泪,到小声的抽泣,但魏临始终不为所动,一直呆坐在角落里椅子上,这样的反应,让她无所适从。
沈云簌蹲在魏临旁边,急的哭出了声:“夫君……你能不能不要这样,我害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