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在某些时候他可以消失在雷达上。”
最后参与试验的几名工程师便详细的解释说他在雷达上消失的一些原因,无非就是角度了距离之类的东西。
听着他们的介绍,李颂杰几乎是不加犹豫的说道: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进一步研究吧。如果能够制造出真正隐身的飞机。那么,肯定会彻底改变空战的。”
想了一下李颂杰又做出了一个决定:
“目前的三个小组可以同时进行这项研究,注意整合他们的研究结果。”
“局长,这样的话风险会不会太大了一些?”
作为其助手的杜长生同样也是一名科学家,
“毕竟隐身项目只是一个很微不足道的项目。”
“那是过去,现在既然已经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当然要加大力度了。”
就这样伴随着着他的决定,隐身飞机项目在防务发展局的项目之中,占据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作为一家专门从事黑科技研究的部门,他的很多研究都是充满前瞻性的。
毕竟当初在成立这家机构的时候,按照李毅安的想法,他就是某种程度上的“神盾局”。所以其一直致力于探索国防技术新概念,感知军方未来的潜在需求,从事前瞻性高科技关键技术研发和“危难险重”科研任务。
而现在他们所进行的这项研究不过只是防务发展局进行的众多探索性研究中,稍微现实一点的研究。
毕竟,在防务发展局的研究项目之中,有很多研究都是那种一眼看起来就是有些太过科幻的东西。
就像星球大战计划一样,那些看起来宛如科幻小说一般的很多理念性玩意,有不少都是防务发展局提出的。
从来没有任何人去探究过一个问题——这些概念是从哪里来的?
不是没有人去探究,而是因为它涉及到“国防机密”。需要这4个字就可以阻挡所有人的好奇之心。
即便是作为防务发展局的局长李颂杰也从来没有去探究过那些技术的来源。
就像现在,面对眼前的这个装置,他的目光中同样充满了好奇。
“它真可以实现可控核聚变吗?”
面对他的询问,作为核物理科学家的梁振华说道:
“我们今天就会知道答案。”
“希望一切顺利吧。”
李颂杰看着眼前这个巨大的环形装置,5年前,他获得了一份资料,就是一种利用磁约束来实现受控的核聚变。
那份资料是理论性的。核聚变的中央是一个环形的真空室,外面缠绕着线圈。在通电的时候,装置的内部会产生巨大的螺旋型磁场,将其中的等离子体加热到很高的温度,以达到核聚变的目的。
从那个时候起,防务发展局就和南洋大学以及多家企业一起合作,开始了这一领域的研究。
而眼前的这个巨型实验装置,就是他们历时5年的研究成果。
从简单的基础理论和模型草图到现在的实体,前后历时5年的时间。
“如果我们成功的话,那么核聚变就会成人们的终极能源。它就可以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它发电的过程中是不需要向外界排放二氧化碳的。而且不受季节温度气候等的影响。”
作为核物理学家的梁振华,在看着眼前的这个体积庞大的核聚变装置时,他的目光中充满了期待,甚至因为过于激动以至于就连同声音都变得有些颤抖。
“它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无限的能源,而且它还将会彻底改变我们太空航行,有了可控核聚变技术,我们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就能够从地球飞到火星,甚至遥远的外太空。”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的目光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发生了似的甚至嘴角不由自主的上扬着。好像现在,他们已经取得了成功。
“想一想就让人觉得有些激动,简直就像科幻小说一样。”
看着他那副激动的模样,李颂杰却笑着说道。
“没有你想的那么远,我只想着如果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的话,至少在我们的煤炭耗尽之前,我们就能够获得一种清洁且安全的能源。”
这正是李颂杰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相比于很多人他更加现实,他的现实在于——这些研究他都能够看到其现实意义。
可控核聚变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或许只是锦上添的事情。但是对于sea而言却关系到未来的生存,因为这里并不是一个资源多么发达的地方,即便是在婆罗州拥有大片的露天无烟煤矿。而伴随着对生产生活的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煤。
同样也意味着早晚有一天这里的煤炭会被开采殆尽,到那个时候,如何解决即将发生的能源危机呢?
所以,李颂杰看到的是现实需求,而这也是他全力支持这一项目的根本原因。
“也是我们所有人的目的。”
随后,伴随着试验人员的倒数声,他在另一个世界被称为托卡马克核聚变的实验装置开始运转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