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完全没有办法接受东坡肉,怀疑哥哥真的穷的不得了。他倒不是笨,只是一碰到哥哥的事情,就没有办法冷静看待。
谁知,紧接着天幕就开始播放东坡肉的视频。
画面中,胖胖的肉浸在金兔l(k山的肉汤里,仿佛戳一戳,都会发出"duang,duang"的波纹。
光是看着,便能想象到那肥而不腻的口感。
【苏轼本来是个市长级的人物,结果陷入乌台诗案,成了罪官。他这种官员不能轻易离开黄州,也没有什么俸禄,一大家子总要吃饭,于是开始想招数。
比如租借农田,自己开垦。他喜欢白居易开朗的精神,所以把这块地叫做东坡,幽默地自称东坡居士。比起其他人的称号,他的自称简直太接地气了。
可是光有粮食不行,没肉吃啊。
苏轼买不起那些昂贵的肉,比如羊肉。只能把目光投向了猪肉。猪肉有股猪骚味,贵族瞧不起,普通百姓不会料理,所以没什么人买,价格非常低。
他把猪肉烧的特别好吃,一下子风靡开来。
其实苏轼没有把它取名叫做东坡肉,是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种肉叫东坡肉。
而且当时做法没这么复杂,后人也改良了工序。】
苏轼的弟弟苏辙顿时心疼不已,宋朝以羊肉为尊,哥哥穷的吃不起羊肉,只能吃贱肉,太惨了!
不行,他得赶紧寄点银两和衣物过去。
天幕把苏轼相关的美食照片全部都放了出来。
【东坡肉,东坡豆腐,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凉粉,东坡饼,梅菜扣肉……都跟苏轼有关系。
虽然经济方面非常困难,但是他的过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还为自己赢得了美食家的称号。】
苏轼的弟弟苏辙陷入了沉默,突然觉得哥哥好像没那么可怜了。
这生活还不好,那估计没什么人生活好了!
哥哥经历了乌台诗案,还有心情搞这么多美食,说明一点都不抑郁啊!
各种美食的图片被放了出来,让无数人情不自禁流下口水。
香啊,太香了!
很多人的肚子都开始叫了起来,心中有无数怨念,突然感觉到了什么叫做深夜放毒。
他们能看到,却吃不到,太心痛了。
元稹捕捉到关键词,笑着说道:“原来这个东坡的称呼是来自于乐天你啊。你们俩好像。”
白居易倍感神奇,他听惯了来自粉丝的彩虹屁,早已宠辱不惊。可现在却像毛头小子一样,有点受宠若惊。
普通粉丝只看到他诗文的华丽,却不够懂他。苏轼懂他,还传承他的称号。
他感觉自己的生命好像得到了延续。
白居易摇摇头:“普通人被贬官之后,往往妻凄惨惨,苏轼却能玩出花来。在这一点上,我都不及他乐观。"
他被贬到江州,也不得不说"江州司马青衫湿"。
【1086年,苏轼五十岁了,在黄州住了好几年了。
神宗以雷霆手段搞变法,苏轼这种保守派怎么也出不了头。他以为自己的一生再也没有希望,结果好消息来了,神宗驾崩!
当时的宋哲宗只有十岁,大宋以孝治国,所以祖母高太后垂帘听政。换句话说,这个时期,真正的皇帝是高太后。
高太后并不支持变法,重用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
而且高太后是苏轼的铁杆粉丝。
高太后:必须得给偶像升官加薪!
在高太后和司马光的提携下,苏轼短短几个月,从一个芝麻小官,升成正三品的大员。
苏轼媳妇熬成婆,好日子来了。
可是,苏小刀还是坚持“一心为民、实事求是”的方针。
曾经王安石得意的时候,苏小刀觉得:"变法搞这么快,劳民伤财,是不是有那个大病?"
所以成功得罪了王安石。
现在司马光得意了,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变法,决定"去王安石化"。比如王安石推行了差役法,司马光决定废除。
可苏轼深耕民间,觉得差役法挺利国利民,所以不应该废除。觉得司马光跟王安石没有区别,也走向了极端。
明代有笔记说,有一天,苏轼和司马光讨论工作的时候,两人出现了分歧。
苏轼就说:“司马光啊,你知道鳖厮踢吗?”
司马光第一次听的时候还没听明白:“王八还会打架吗?这么神奇啊。”
苏轼就说:“这有什么可神奇的?你现在这副模样不就是真实写照吗?”
鳖这种生物胆小谨慎,碰到对手之后只会不顾一切往泥巴里面钻,所有的腿都在乱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