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去镇上卖药材,薛琅静便提早半个时辰结束狩猎。
说话间,还不等薛琅静等人回答,便热情地把他们往药堂内引,“来来来,进来坐,进来坐,咱郑氏药堂遍布整个大楚国,最是讲究童叟无欺,口碑有保障,绝对能给您几位最合理的价格.”
这可是要与你相处一辈子的人,要是不瞧仔细了,最后找错了可咋办呢,这错了可没后悔药给你,得后悔一辈子的。
可不嘛。
就连掌柜的也是对着药材连连夸赞,说这批药材的品质堪比专业人士所制,显然是对他们带来的药材满意至极。
人家卖药材的,那药草还都封在麻袋里没拆封呢,他究竟是用的啥火眼金睛看出来的。
但人多了,每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看到不同的面,三个臭皮匠还能顶个诸葛亮呢,八个姐妹帮着看,总结起来,把一个人看的自然更全面,将他的好坏看的更透。
那伙计眼中闪过一闪而逝的惊讶,便热情地跑到门口主动询问他们,“几位可是要出售药材?”
得将各类药材小心仔细地装袋封好,再给贴上药品名,给它们称出重量。
薛家并不是以采药为生,抱不抱团对他们而言没什么区别,不管从哪方面看,都会选择郑氏。
完成后,薛琅静又回房,按照书籍上提供的每种药材的价钱,将这批药材估算出了大致的价格。
薛琅静作为郑文的脑残粉,那是想都不用想,必然要选择郑氏药堂。
觉得这药草存的差不多了,薛琅静便打算把它们拿去卖掉。
显然是提前给卖药材的客人戴高帽呢。
除此之外,便是药草的事。
本地的采药人或是药草师多数都是抱团在一起,基本都把药草卖给正林堂,所以郑氏药堂的药草大多数都是本家从外地运过来的,成本要高上不少。
几人正挑着药草走向郑氏药堂。
薛家存下的药草,经过近三个月的积累,就算用大麻袋装,也装了好些个麻袋,虽然重量估摸着也就一百五十斤左右,但是晒干的药材它轻啊,就算一大麻袋,轻则一二十斤,重的最多二三十斤,特别显分量。
伙计这么一喊,惹得待在药堂里的众人哈哈大笑。
这一天晚上,薛家众人真是忙的不行。
如今听药堂掌柜这么一说,显然是稳了,两兄弟也松了一口气。
完成验货,便是称重计算价钱。
只见掌柜的熟练地将每一种药草的重量、单价都一一罗出成详单,每说一样药草时还会报下药草品质,当然,从他口中说出的多为上品。
口中报数,左手算盘,右手记录,不过小半个时辰,一张完整的详单便在掌柜的笔下成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