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赵国旧事 洗女
那么,为啥现在村里都是待嫁的姑娘不少,好点的婆家那么难找呢?
这还得从前朝说起。
话说前朝赵国,在男女婚嫁上,有着极其重视陪嫁的习俗。
上行下效,民间对于高额陪嫁更是攀比成风。
如此一来,在百姓们眼里,丫头片子本就是赔钱货,嫁个女儿还要付出如此高额的陪嫁,怎么养怎么不划算呐!
便就导致家家户户都不愿生育女婴,也使得原本就有的溺女习俗更是成为常态。
普通百姓无法拿出足够的陪嫁,也导致民间出现各种超龄未嫁现象。
而能够出嫁的女子数量的减少,同时也让适婚男性娶妻更加困难,他们需要付出更高的聘礼才能从中杀出重围。
然普通百姓付不出高额聘礼不说,哪怕真出得起聘礼也要面临无女可娶的状况,甚至不得不铤而走险直接抢亲,这让百姓们更加不敢生女。
哪怕是富户人家,因厚嫁成风,为了避免家产被摊薄也是不愿生女,生了便溺死。
底层百姓,他们不愿育女,除了溺女外,还可以卖出去,留下女婴一条活命。
如此种种导致男女性别比不断失衡,大量适婚男性的存在也成为了赵王朝末期国家动荡的主因,直接导致乱世起。
普通男子娶妻难,那该如何呢?
原来日子过的差,一顿一个窝头都吃不到的姐妹们自然是巴不得赶紧嫁出去离开这个家。
对此,原本一直渴望着早些嫁出去,好摆脱在家里过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日子的薛家姐妹们却没有多少高兴的念头。
至于不在家的薛琅静,那就不用看了,这现实的能力摆在那,还非得留着看人干啥,给她往好了找就对了。
反正只要是丫头片子,给口吃的就行了,小时给家中干活,长大了嫁出去换彩礼,换来的彩礼给儿子娶妻用,一举数得。
然而,对女子的生存而言,这终归是治标不治本。
下层是随处可见的弃婴塔,上层是盛行的洗女文化。
底层溺女卖女。
不能溺那就养着呗,可怎么养那就不好说了。
家家户户都是这个想法,再加上连年的战争导致男子数量不断减少,待嫁的女子便也多了。
发展到后来,不知为何,洗女文化更是被许多世家大族所吹捧。
但是要入赘自家的,那必须是顶顶好才行,聘礼咱老薛家出的起,咱家小八可是村里出了名儿的打猎好手,又是能力者,哪里还怕挣不到银子。只要入赘了咱家,以后有的好日子过,还能继承整个薛家的一切。
这么大个好事,几个媒婆自然是欢欢喜喜地来,把薛家众孙女一个个给看了个遍,又欢欢喜喜地去。
如若头胎是女婴,便杀之,如果是男胎,则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