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喜,不许闹腾二婶婶。”
萧喜曳十分乖巧的趴在安玉怀里,连声儿都不发出一声儿。
萧时廉一走,萧时义便要将萧喜曳从安玉怀里抱出去。
萧喜曳立即大哭,安玉拍开萧时义伸过来的手,责怪他道,“你弄阿喜做什么?”
萧时义生气,“阿喜太重了。”
“阿喜才周岁。”安玉反驳他道,“能有多重。”
萧喜曳在安玉看不到地方,朝二叔投去了同情的目光。
萧喜曳粘了安玉一整日后,被萧时义提着领子送回给了他爹爹。
安玉这一胎,比沈簇怀阿喜时要好上许多。
萧时义起初也担心安玉会不会与嫂嫂怀阿喜那样,会吐。
随着月份越来越大,安玉也没有吐过一回,他便逐渐放下心来,可每日仍旧是提醒吊胆的,生怕安玉磕着碰着哪儿了。
来年春末,安玉生了,是个姑娘,取名萧玉安。
萧时义欢喜不已,萧喜曳也高兴。
庆安十八年,皇帝驾崩,太子继位,改年号顺明。
顺明二年,萧时廉出任詹事府任大学士一职,
这一年,沈簇又有了身孕,萧时廉愁着眉,萧喜曳咧着嘴。
这一年,裴嘢得了皇帝诏令,出发前往边塞,他的正妃不愿离开京城随他一起,并向他提出和离的请求。
他犹豫后,点头答应。
皇帝得知,只叹可惜,并未责怪。
于是他带着秦飒,率领士兵,于一个细雨朦胧的清晨出发了。
他的侧妃,已于一年前因病过世。
出发的前一日,他去见了她。
虽同在京中,可沈簇已经许久不见他了。
上一回,还是时义成亲那日。
她朝他行礼后,唤了声,“玉王爷。”
“明日我就要走了。”他道,“也许不会再回来了。”
他话落,她短暂的怔愣了片刻。
他却笑了笑,“也许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
说罢,他便转过身去。
“玉王爷。”
他停住,转回身看她。
“怎么了?”
“保重。”
他点头,“你也是。”
萧玉安周岁这天,萧夫人携着两位儿媳一同去了福华寺。
上香祈福后,安玉陪着萧夫人去见了静平大师,她没去,等在寺里一棵百年梧桐树下。
“姑娘。”
忽地面前站着一人,她抬起头。
沈簇来福华寺的次数不多,从未见过这位大师。
她恭敬的唤了声,“大师。”
大师瞧着他,意味深长的说了句,“姑娘与旁人都不同。”
沈簇不明白这话的意思,她问大师,“大师此话为何意?”
大师笑了笑,“此乃天意。”
说罢,大师便朝寺外走去,待沈簇反应过来想要去追问时,已不见了大师的身影。
后来,沈簇来找过那日与她说“此乃天意”的大师,可谁人都说并无此人。
顺和三年,沈簇诞下一女。
顺和八年,萧时廉入了内阁,做了次辅。
顺和十二年,风调雨顺,天平地安,皇帝诏曰,萧时廉从次辅升为首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