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早朝(未修改,半小时后看)
“不愧是鲍首辅,有大义灭亲的魄力。既然如此,那朕便驳回鲍有今报考吏部的申请了。”
“怎么是吏部?!”
许佑汐似笑非笑:“不然呢?鲍首辅觉得他打算报什么?”
鲍长年抿唇,已经能猜到一些事情了:“陛下,这其实就是场误会。”
“哦。”许佑汐眼神中写满了不信任,“还是等鲍有今何时学会了孝道,再报考科举吧。”
“行了,时辰也差不多了……几位爱卿既然连官服都换好了,也就别回去了,跟朕直接进宫早朝吧。”
鲍长年眸光微动,目光落在了放在许佑汐手边的纸笔:“陛下,老臣奏折落在家中了,可否借陛下的纸笔一用?”
“拿去用。”许佑汐站起身,“鲍大人,可得写快点,朕在门外等你一同进宫。”
许佑汐总算是离开了,容映冉也松了口气,他还得和李寺卿道歉,毕竟连累了对方。
李尚云反倒先开口了:“容大人早就知道陛下化名李思一事?”
“是。”容映冉无奈点头,“陛下尚未登基前,曾于国子监学习几日。鲍首辅之子,姚少傅义女,以及何江义将军之女,均和陛下交好。”
“容大人该早点告知李某此事的,这等小事,你我二人足矣解决,又何须叨扰陛下。陛下日理万机,夜间理当好好休息才是!”
你我能解决?!
开什么玩笑。
怎么解决?
拿什么解决!
李尚云看懂了容映冉眼中的怀疑,表情严肃地补充道:“李某身为大理寺卿,没有陛下圣旨,虽抓不了鲍首辅,但把他儿子抓到大理寺‘治病’的权利还是有的。”
这么说也合理。
“刚才怎么不见你用这个法子?”
“李某本以为这是鲍首辅大人的家事,家事自然是好言相劝为主;但既然涉及到陛下,那便是国家层面的大事了,大理寺自然得重视起来!”
这话看上去没毛病,就是听起来有点奇怪。
容映冉细品后,顿时明白过来,这不就是典型双标吗?
他怎么给忘记了,李尚云是陛下的崇拜者来着。
“陛下如此英明,取化名自然也有她的深意,我等作为臣子当然得替陛下保守秘密!”容映冉试探地加了句。
李尚云恍然,赞同地点头:“确实,容大人所作极对,是李某考虑不周了。”
容映冉突然发现了和李尚云交流的诀窍:“作为臣子本分就是为陛下排忧解难,所以容某一听说鲍有今的事情,便赶过来了,怕自己势单力薄,无奈才求了李大人的协助啊,只是没想到此事最后还是闹到了陛下那里。”
“陛下的事,便是李某的事。李某还得感谢容大人看重才是!”
这一番话说完,容映冉明显感觉到自己和李尚云的友谊都愈发坚固了!
这朋友能处啊!
两人本来就是随便交流两句,来到许佑汐身边后,便谁都不说话了。
等鲍首辅带着写好的折子出来,一行人便浩浩荡荡地向着皇宫出发了。
#
一夜没睡。
许佑汐自从坐上龙椅之后,就开始犯困,但她今天还有正事要办。
“如今已经五月中下旬,想必用不了多久,大乾就将迎来今年的第一轮丰收了。”许佑汐把概况简单说了下,“上半年的大乾田地,多数以种植红薯、土豆为主,如今粮仓中对于这两种食物的储备已经非常充裕了,所以下半年的时候,要进行调整。”
“全国上下至少保证五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新引进的玉米、其余土地按照往年正常量种植水稻、小麦、红薯土豆等。”
户部尚书杜致意站了出来,提问道:“陛下,臣好奇这玉米究竟为何物?我朝大批量种植此等种物有何好处?是滋味胜过稻米,还是产量高过红薯、土豆?若朝廷自己都难以说个一两点缘由好处,百姓如何肯信服?”
“其一,玉米产量不低,平均每亩可以达到八百斤;其二,玉米和红薯可以一并种植,红薯直接种在玉米下方,这是一件互利互惠的事情;其三,玉米口感佳,除了满足百姓果腹需求外,剩余玉米可以用来喂食鸡鸭;玉米秸秆可以打碎作牛羊的饲料。除此之外,好处还有不少,朕便不一一列举了。”
杜致意表情依旧犹豫,主要还是他从未见过玉米这种作物,光凭许佑汐的描述,他也无法给予绝对信任:“不知何处种有玉米?臣可否一观?”
“神工局有试验田,杜大人下朝后可自行前去。”
相比其它问题,许佑汐在这一年中,希望把更多的精力侧重于农民致富上。
“除此之外,广东附近增加甘蔗种植,同时改良炼技术。甘蔗渣经过特殊处理,可以作为饲料,或者发酵成为酒精,提炼好的块可以从海关出口。”
“汉雪区、北方草原发展畜养牛羊,饲料可以从种植玉米甘蔗地地区购买,鼓励农民家中饲养鸡鸭猪牛。”
……
许佑汐把朝廷接下来的计划传达了下去:“朝廷下半年还有一项任务,朕打算从国子监在内的各大书院,派遣一部分学生前往大乾各地县镇乡下,进行实践锻炼。”
一听到‘国子监’三个字,朝中官吏立马忍不住议论起来,要知道他们的子女大多都在里面念书啊。
陛下的意思,等于说是把他们的孩子送到大乾境内的偏远地区,可这一走,谁知道何年马月能返京啊!
姚大成此时却悄悄松了口气,这样看来珮谣提前退学从商,反而是件好事情了。
“陛下,乡镇偏远地区大多贫苦民刁,让书院这些尚未涉世的孩子过去,这,这不等同于羊入虎口吗!”
“是啊,陛下,安排书院学生到那些偏远乡县又能做什么呢!他们又没有种过地,养过畜禽,过去不是给老百姓添乱吗!”
……
其实,朝官们说得确实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