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丝不禁哇的一声,豪斯很得意,明知故问,“你喜欢?”
“对,我很喜欢,很通透的感觉。”这版设计稿击中了思丝的审美。
米勒感知到了她的欲言又止,“你想到了什么?”
“我好像在哪看到过这个风格的建筑。”思丝一时想不起来。
“杭州吗?”豪斯问,“我查过了,刘教授的妻子,是杭州人。方案灵感来自一部电影《80后》,取景地正在杭州。”
“难怪,我还看过这部电影。”思丝恍然大悟。
“功能呢?”米勒问。
豪斯继续展示扩初方案,“你们觉得餐厅怎样?有次去昆明,我在一座法式老房子吃过米线。据说也是三四十年代的建筑,和刘教授的屋子年代差不多。”
米勒和思丝默契地摇头。
“那买手店?”豪斯重新提案。
“咖啡店?”见两人没有反应,他继续建议。
“书店?”
……
豪斯一连提了差不多十个方案,都没有点燃米勒和思丝的热情。他枯竭了。
思丝赶忙出来圆场,“要不这样吧,我先约刘教授的时间,听听他的想法。”
——
因为生活设施不方便,而且刘教授一个人也住不了这么大的房子,他不在这里生活已经很多年了,可他依然约着思丝在老宅见面。年过古稀,可精神非常好,完全不是老教授的样子,更像是鹤发童颜的修行之人。
“刘老师,您好。我是俞思丝,博士毕业,刚进博士后流动站。”思丝主动握住刘教授的手,“这两位就是米勒和包豪斯。”
“都是年轻人啊。”刘教授的眼里尽是对后辈的爱惜之情,“刘夏已经跟我说了,那听听你们的方案吧。”
米勒走了过去,和思丝扶着刘教授坐下,问到,“刘教授,您这座房子住了多久?”
“快60年了啰。”记忆的画卷好像在刘教授面前展开了,“只是当时已惘然。人生中的大事,几乎都是在这里发生的。”
“听刘院士说,你已经决定把这座房子捐献出去。为什么呢?近代建筑的维护成本挺高的,您不担心房子以后不被善待吗?”豪斯说。
“如果我把他卖了会被善待吗?”刘教授反问。
豪斯无言以对,作为一个开发商,他知道刘教授的房子没有地值钱。相同的东西,有人敝帚自珍,有人视之如草芥。
“会的。”米勒看着刘教授,诚恳地点头。此刻,米勒觉得还没有到抛出方案的时机,他需要收集更多的关键时刻,它们串起了刘教授和这座房子的共享时空。“刘教授,在这里最美好的记忆是什么?”
“记忆是穿越时空的。它不需要存在于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身外之物就像纪念品,它们是钥匙,能够打开回忆的大门,可他们并不是记忆本身。”刘教授一席话充满哲理,凝结了他一生的感悟。“物质的价值,取决于你是否失去得足够长久,或者拥有得足够短暂。这座屋子对我来说最重要也是最美好的记忆,便是我在这里出生,我又在这里重新变成了一个人。在这里我学会了按部就班的平静。”
身外之物就像纪念品,它们是钥匙,能够打开回忆的大门,可他们并不是记忆本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