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飞鹏看到蒋校长全身紧绷、目光炯炯的样子,心里不由得暗暗担忧起来,直到蒋校长一步步回到座位坐下,神色逐渐趋于缓和,他悬着的心才悄悄放下来。
“郑毅真不愿再回来了?”蒋校长的声音非常低沉。
俞飞鹏连忙上前一步,用惋惜的口吻道:“是的,他确实不愿回来了,正因为他决心已定,属下才没有把他带来拜见校长。”
“嗯!”
蒋校长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缓缓地靠在椅背上:“你做的对,如果他真的当面对我说出刚才那一席话,恐怕我都不知道如何应对才好……不得不承认,此子确实是个百年难遇的奇才,只可惜……不能为我所用啊!”
“校长言重了,郑毅依然很尊重你,依然愿意为党国效劳的!”
俞飞鹏不得不为世侄郑毅分辩:“窃以为,他之所以不愿意重回军中,恐怕是前几年的军旅生涯对他打击太大,心灰意冷之下,一时间难以转过弯来;其次是目前他已经有了事业基础,有了家庭,上个月还添了个儿子,一时半会儿实在难以做出割舍,但他仍然可以在自己的事业中,不断为校长、为党国做出贡献,他本人也对此作出了保证。”
蒋光头满脸苦涩地望向俞飞鹏:“你不用为他说好话……我知道你在担心些什么,放心吧,哪怕只是看在他出身黄埔的份儿上,我也不会为难他,更何况他还是兰亭兄的儿子,是你和大兄关爱有加的后辈!”
“唉……罢了,罢了,我也不见他了,你有什么事交给他办尽管去做吧,另外,你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在两个月内把浦口和武汉两座军需仓库的粮仓给我堆满……”
“这两个月来,粮食价格已经连番上涨,比去年的这个时候足足高出两倍有余,再加上今年两湖以及江南大部分地区因战乱大幅度减产,如果再不抓紧时间囤积粮食,什么事都干不成了。”
第三天上午,有感于指导小组的低效率和金陵兵工厂的人浮于事,郑毅并没有急着前往金陵兵工厂,与周均若等人用完丰盛的早餐便返回客房,拿出钢笔和稿纸,迅速写下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然后前往军需部,面呈俞飞鹏,逐条进行讨论,这才拿上反复修改过的稿纸,再次前往金陵兵工厂。
次日一早,郑毅就被周均若和兵工署的专门人员接到金陵兵工厂,与一群各有所想的老家伙制定各种管理制度。
这两个生产车间都是郑毅手下技师协助下建立起来的,实施的生产管理条例也是郑毅家族工厂那一套,非常容易让大家有个直观的认识。
蒋校长叫住想要告辞的俞飞鹏:“对了,不能这么轻松放郑毅走……你想办法让他到金陵兵工厂去干几天活,再从军政部和兵工署抽调几名干实事的青年才俊,组成一个工作指导小组,配合郑毅把全套先进的管理制度制定出来,干不完就不让他离开,明白了吗?”
与指导小组成员和工厂负责人用完午餐,郑毅邀请大家一同前往新建的两个生产车间实地参观。
如此一来,指导小组的工作效率急剧上升,原来怎么说都不理解的管理条款非常顺利地便被大家理解了,原来认为太过苛刻的某项规定,也在强烈的对比面前有了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