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昭也将心绪收敛,一改方才之谦逊拘谨,不等兄长催促,他竟然主动接上话题。
“以臣弟之见,他们只是蒙蔽外人而已。”
明燎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目光指向齐知泉:“你怎么想?”
齐知泉沉声作答:“也或许,是为蒙蔽自己人。”
点到为止,声音平平。他的思绪大抵也已回到自己身上。
明昭微微皱眉。
若是如此……
“还算清醒。”明燎扬眉睥睨,眸光微沉,“坐。”
齐知泉谦谨谢恩,从容落座。
太子殿下这一句意有所指的点评,齐知泉倒也坦然领受,不曾表露半分动摇。
内敛藏锋,心志坚定。
三殿下的目光匆匆掠起,停在齐知泉的下颌之上。曾经骇人的伤口已然愈合,明昭暗暗为他庆幸一声。
只要太子无意计较,齐知泉的前程犹然可期。
任他心思如何交迭,太子殿下只当不知。
明燎缓缓道:“文人大多爱惜羽毛,名节远远重于性命。南行谨一事令人发指,南家再想维持清流之流,自然就要借力于人。”
得他一句提醒,明昭若有所思:“的确,他们想要的东风,未必就是徐太傅。”
明燎轻笑:“若只为笼络年轻士子、无辜百姓,何须将主意打到徐太傅的身上。”
天下读书人何其之多,谁不渴望建功立业。
弘文馆三个字,在大雍士子心中之意义各有不同。然而兜兜转转,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进入弘文馆,意味着前程似锦,也意味着仕途无忧。
名师弟子、天子门生,如此之殊荣,足够天下士子效忠誓死。
进入弘文馆,或许就是他们毕生所求。可即使此生壮志难酬,能与出身弘文馆的学士结交,于他们而言,也有莫大之好处。
千载文章,终究不过人情世故。
只要让旁人目睹,御史大夫门下学生与京中才子交游密切,岌岌可危的贤名,自然能够在口口相传之中得到澄清。
能够做得表面圣贤,于他们而言已然足够,旁人是否相信,终究无关大局。
南铮的一众心腹,只是在为南家子弟牵线搭桥,助他们与弘文馆之同僚攀上关系——将徐太傅牵扯其中,大抵只是偶尔而已。
他的学生名列弘文馆,本是理所应当之事。
而那些文采锦绣的大才子,未必看不透如此简单之算计。然而,他们大多却也迫于无奈,无法推辞。
浸淫朝堂之人,往往身不由己。同僚的邀约、好友之请求,他们避无可避。
明昭低声问道:“殿下打算如何处理?”
明燎饶有兴味地看着他:“莫非三弟以为,此事应当由孤出面处置?”
明昭哑然失笑,为他添了新茶。
他正要说些什么,外间忽然传来脚步声。
隔着古朴门扉,一名卫士低声回禀:“殿下,太子妃来了。”
明昭惊讶地看向兄长,却见明燎也有意外之态。
而后,太子殿下眸中闪过一丝悠然,扬声命令道:“让她过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