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达笙在许多的时候,还是表现得相当大气,由着他们姐弟轮流的打量,然后他悠哉的起身道:“善善,你别缠着才弟说话了,他还要用心读书。”
戚其才瞧着元达笙面上的神情,伸手牵住喜儿的小手:“走,舅舅带你读书去。”
喜儿瞪大眼睛瞧着他,又有些流连的瞧着父母,在戚其才的执意要带领他读书的情况下,他还是迈着小脚跟着去,一边走一边回头冲着父母嚷嚷:“读书,我。”
元达笙对儿子挥一挥手,他伸手拉了一下戚善:“天色还亮堂着,我陪你去外面去走一走。”
他们夫妻出了院子门,赵大牛夫妻过来收拾了东西,元达笙一家人对待他们相当平和,除去一日三餐,还有一些家事外,几乎都不曾吆喝过他们多做事。
赵大牛和王婶私人下里说:“我瞧着两位主子的行事,小主子出生后,我们大约也不会太过辛苦的。”
王婶想起戚善说的话,当下提醒男人:“老太爷和老夫人会过来居住,我们还是要认真的做事。他们大约是瞧不得下人有闲的时候。”
赵大牛想起元达笙家里的背景,说:“老爷家里面还有两位兄长,老太爷和老夫人来了后,也不知道能够住多长时间。”
赵大牛夫妻一辈子只得一子,两人心思全放在儿子的身上,体会不到儿女多父母的心思。
元家村,自从元同泽喜得一子后,元达和夫妻走路都自带一股风,也格外喜欢和村里人夸一夸孙子的各种可爱。
元仕进夫妻这边则准备去京城的东西,元同泽和元希珍陪同一起去京城。
原本元仕进夫妻觉得会影响到孙子的差事,却不料孙女婿娘家那边的意思,也是希望元同泽陪着他们能够去一趟京城,希望元同泽到京城长一长见识。
老村长私下里劝过元仕进:“我觉得对泽儿是大好的机会,他现在酒家做事,瞧着有前途,实际是虚的,别人自家有儿女,一个侄女婿终究是远了一些。
泽儿要是在京城能寻到一份合适的差事,能够做上一年半载,他回来后,也不用拘在城里做事,他可以象戚家人一样去府城寻一份差事做。”
老村长这一辈子都盼着元家村里的小辈们,能够有出息,而且是能够多出来几个有出息的人。象元达笙这般有出息的人,那是可遇不可求的。
但是要是有人经商,也能走出一条路来,那便可以带动元家村许多人跟着有出息了。
老村长现在看好元同泽,觉得天时地利人和,他占全了,只看他有没有高远的想法了。
元仕进如今最知道老村长的想法,他自愧不如老村长这般的大公无私,只是他也不想让老村长太过失望,提醒道:“泽儿这个孩子出生的时候,我们家已经吃得上干饭了。”
老村长笑眯眯的瞧着元仕进说:“他见识过京城的壮美后,我不相信他,他回来还会愿意过现在的这种日子。
我听说亲家小舅子在京城读书,这一趟,他见过奋发向上用功读书的亲家小舅子后,他要是还甘愿过这种听人使唤的日子。我对他自然不会再有什么想法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