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前世里除了“麻袋”“麻绳”,程云淓还真没接触过什么是“麻”制品,连啥是“麻”都不知道,惭愧惭愧。
等穿越到这个年代才知道,麻,原来是一种植物,那田间地头都种的是麻。麻成熟之后要经过各种煮制、搓洗、暴晒、捶制等等工艺软化,剥出纤维,再用手搓成线。
原主的记忆中也是搓过麻线的,一双本应新嫩柔软的小手满是粗糙的老茧。后来她去各个村收板油,收羊毛、羊绒和麻线的时候,也接触到那些小女孩,不过五六岁的小娘子,满手也是搓麻割伤的口子和粗糙的厚茧,看的人心酸心疼。
这个时代是有纺线机的,只是一方面各种工具都特别的贵,穷苦人家置办不起,另一方面纺线机偏向的还是纺纱线,麻纤维比较硬了,纺起来不好操作,还不如手搓的快速,便也是没有流行起来。
若是以后真要把“资本主义萌芽”培育在大西北,这纺织业便要发展起来。在还没有传入中原的时候,麻布才是普通穷苦人家能够承受的,所以程云淓又把研究出纺麻线机的任务交给了郭二郎。
脚踏式纺线机程云淓比较熟,虽然她自己从没用过,但她在国外留学的时候,曾经各处去旅游参观,在苏格兰和澳洲都见过那种不太大的脚踏纺线机,就安在桌上,一台机器可以带三个线锭,一个人动作不需太大,轻松能搞定,比手摇的纺线机要省力得多,也有效率得多。那应该是欧洲纺织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技术了,虽然不够机械化,但也比目前这个时代先进一千年。所以这个工具还是非常能够促进当下低下的生产力的。
程云淓半夜里偷偷摸摸地跑回空间小家,翻出当年照的照片,又翻了当初旅游时候拿到的说明书和自己那些欧美历史书籍中有关资本主义初期纺织业发展进程的书籍,研究了好久,一笔一笔画了脚踏纺线机的图案出来,给郭二郎看,又给擅长女红缝纫的罗大娘看,让她提出改进意见。
纺线机可以研究出来,那缝纫机可不可以呢?程云淓看着罗大娘缝衣服,眼睛直直地又在想。
自己从来没缝过衣服,没用过缝纫机,家里也没有,所以完全没有头绪。但,她见过鞋匠缝鞋子的手摇缝纫机啊!精细的缝纫机现在的工艺做不成,那粗制的,比如给宣城制衣坊,为军队做被服的粗线缝纫机,可不可以做成呢?
还有织布机,目前织布机劳作效率比较底下,怎样研究才能提高效率?如果真要发展起来,蒸汽机是不是也要开始研究呢?
饿地神呀,人生真是充满了新的知识点呀,不断要去学习,不断地要去努力才行。不能只是躺在空间小家的外挂上,只输出自己原本就掌握的资源,还是需要补充自己,让自己继续成长的。
所以,有钱真好啊!多赚了钱就能做多少事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