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姑,大哥哥,二哥哥,团团表姐,圆圆表哥,你们下学回来啦,学堂好玩吗?今儿先生教了什么呀?”
许思齐要回家的,上了台阶摸了摸妹妹的头,道:“今儿先生教了我们三字经,到为人子,方少时,待会哥哥教你念。”
许思瑶才四岁,还不能去学堂上学,所以对每天都能结伴去学堂的哥哥姐姐们羡慕得紧。
听着声的周氏从院里出来,见一堆的娃子在门口,少不得就笑道:“我刚摊了菜饼子,你们要不要进来吃点?”
一听是菜饼子,无肉不欢的团团赶紧摇了头,“不吃不吃了,我娘还在家等着我们呢!二外婆。”
周氏一听,笑了笑,见她一身衣裳后头都是青草泥的事便道:“快家去吧!瞧你这一身的,你娘一准儿的说道你。”
团团吐了吐舌头,并不怕挨骂,“太外婆说了,我娘小时候比我还脏呢,她才不会说我。”
“行了行了,快家去吧!再溜达天都快黑了。”周氏摆摆手,目送着一群娃子你追我赶的上了土坡,这才吆喝着许思齐进门。
方氏跟着许大树在镇上开铺子。
许四树承了许二茂的木匠手艺,做的木马娃娃椅婴儿床这些很是精致受用,所以许三干脆就给他提议让他去开个木艺铺子,就是她收回来的那家成衣铺子,如今也开了三年了。
两个儿子儿媳都在镇上忙活,周氏便从作坊退了出来,让她手头的事交给了李氏,自个就留在家里带娃。
除了许思齐两个,还有前年出生的许思雅,今年也是两岁了,都是她和许二茂在家看着。
而许二树和薛氏在平吉镇开铺子,这两年已经发展到了三家铺子,就在平吉镇临近的大安集上和宋家镇都开了个。
许思源要送回来上学堂,他们没时间看,所以是留在家里,给老胡氏他们一起住着照应着的。
一群娃子上了土坡,吴家和许三平家的两个娃子先后也回了家,最后张家的娃子也进了家门,剩下的,还往山坳子下去的,就只剩团团圆圆四个人了。
一路下了土坡,先到了许家大宅,知道每天这个点小主子们会下学回来的马江老马头早就开着大门,见他们往土坡下来了,忙笑呵呵的迎人进门。
团团看了看对面自己家,想着太外婆昨儿做的炸肉圆,吞了吞口水,背着手就一头往门里冲了进去。
“太外婆!太外婆!今儿做什么好吃的了?”
老胡氏年纪大了,但耳朵还好使,估摸着娃子们下了学要满村玩一会,这个点也该家来了,一听到这声喊,立时就笑开了来。
端着刚从锅里出笼的蒸馅包出来屋,一眼看到冲进垂门来的团团圆圆几个,赶紧招手道:“跑慢点,点心摔喽!”
从分了家之后,为了方便,老胡氏和老许头就从四进搬到了二进来住,许思源也跟着他们住二进。
七则还是住在三进里,有秦玉和肖氏伺候着,她也七岁了,不会害怕。
至于许大茂和胡氏,带着还不到进学年纪的许自清,多数时候都在镇上的灯笼铺子里住着。
“太外婆!今儿做了好吃的吗?”团团一跑过中庭,冲上台阶,就到了老胡氏身边,扒着她的手就看到了手里的盘子。
“呀,是蒸的馅肉包子!”团团立刻双眼放光。
老胡氏乐的合不拢嘴,吆喝着下人端来水给几个娃子洗干净手,这才让他们在屋里坐了,捧着馅肉包子吃。
小娃儿的饭量,顶天了两个包子就够了,待会还得吃晚饭呢。
所以七和圆圆还有许思源吃了两个之后,就擦了手和嘴巴。
然后几双眼睛都盯着还在大口吃着的团团。
他们都知道呢,团团的饭量比他们都大。
跟她姐他娘他大姑姑一样。
七和圆圆还有许思源这般想着,对于团团已经吃了三个还在吃第四个,就见怪不怪了。
老胡氏看着同三小时候如出一辙的团团,一颗心都化成了蜜,甜得不行。
“团团你慢点吃,太外婆明儿还给你做好吃的。”
团团鼓着腮帮子,“太外婆,团团最爱你了!”
一旁的圆圆撇撇嘴,看着老胡氏道:“太外婆,明明我和团团穿得一样,长得一样,都是男娃打扮,你怎么总是第一眼就能分出谁是谁呢!”
圆圆可不会承认自己是吃醋长辈们都喜欢团团。
不过,从两岁开始,团团就逞机灵,总喜欢和他穿一样的衣服,做一样的打扮,连先生都总是弄不清他们谁是谁。
可家里人,不管他们两个怎么互相假扮,他们就总能第一眼就分清楚。
老胡氏一听这话就忍不住笑了,“这咋分不出,好分着呢!团团只看这双眼睛都比你皮实!”
鼓着腮帮子的团团被太外婆说调皮,瞪向圆圆,道:“叫姐姐!”
圆圆抿嘴,“姐姐。”
老胡氏就乐的不行了,“瞧吧!你可斯文些。太外婆一眼就分得出来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