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最新地址不迷路:www.xbiqugu.com
香书小说 > 异世玄珍 > 第33章 34.地藏菩萨

第33章 34.地藏菩萨

第33章 34.地藏菩萨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vielia

佛总为众生愁得慌。比如《地藏经》里,佛说“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为善为恶,逐境而生”,《药师经》里,佛又说了,“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可即使如此,佛也没有舍弃众生,一面让菩萨们发愿度人,一面拿极乐世界、无间地狱来劝勉或“恐吓”众生,双管齐下,天人合一,总之非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不可。

我就为佛憋屈得慌。何必呢,明明是做舍己为人的慈善事业,还得纡尊降贵地一会儿一根萝卜一会儿一根大棒上赶着规诫引诱,好像是为自己获利似的,再说救的又是什么人呢?那些趋善避恶的人里,有多少是真受感动,愿以诚挚的信念回报佛的慈悲?恐怕为了一己私欲趋利避害的动机仍占多数吧。纵使信了,他们也是不信者,表里不一阳奉阴违的投机分子。我可没那么好的耐心和脾气。为何不袖手旁观,让信者不信者自动分流,反正路是自己选的,选了就承担相应的所有结果,这多公平。

但一想,佛的境界自然不是凡人如我所能企及的,再则毕竟也要团结多数,发展期间适当降低门槛招收会员也是种策略,要是就剩几个道德卓绝的光杆司令,佛法可怎么弘扬普及,那还怎么普度众生众生皆佛?小不忍则乱大谋啊!我非得要求纯粹的,也就是无端的信心,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无端的信心,咦……这不就是我的爱情观吗。

继而又想到了亚伯拉罕献子的故事。强韧得像是特殊材料制成的、无端的信心。虽然神只为试探,没要以撒的性命,但提出这种要求的神和履行这种要求的亚伯拉罕,还是显得残忍。在我看来,绝不邪恶,甚至崇高,但还是残忍。那么,在感情上可能持类似想法的我,是不是太过残忍呢?

有人说,从不怀疑任何真心,真心本就是瞬息万变的。是的,我也从不怀疑。但之所以能不怀疑,是因为说到底它只是一种感知,一种心理状态而已,并不必然意味着你的状态将受到影响或改变。简言之,它很安全。可若超出个人涉及到两个人之间真实的连结,有多少人喜欢捧着颗可能瞬息万变、可能翻脸比翻书还快的真心过日子呢?就算那颗(还)没有信心的真心很识好歹,走一步看一步地侥幸维持了原状,那又如何,那样它就成了一颗在本性上不瞬息万变的真心了?给点甜头才会进一步的真心,背后的动力到底是真情还是好处(利益最大化;哪怕只是情感上的好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vielia

佛总为众生愁得慌。比如《地藏经》里,佛说“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为善为恶,逐境而生”,《药师经》里,佛又说了,“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可即使如此,佛也没有舍弃众生,一面让菩萨们发愿度人,一面拿极乐世界、无间地狱来劝勉或“恐吓”众生,双管齐下,天人合一,总之非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不可。

我就为佛憋屈得慌。何必呢,明明是做舍己为人的慈善事业,还得纡尊降贵地一会儿一根萝卜一会儿一根大棒上赶着规诫引诱,好像是为自己获利似的,再说救的又是什么人呢?那些趋善避恶的人里,有多少是真受感动,愿以诚挚的信念回报佛的慈悲?恐怕为了一己私欲趋利避害的动机仍占多数吧。纵使信了,他们也是不信者,表里不一阳奉阴违的投机分子。我可没那么好的耐心和脾气。为何不袖手旁观,让信者不信者自动分流,反正路是自己选的,选了就承担相应的所有结果,这多公平。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vielia

佛总为众生愁得慌。比如《地藏经》里,佛说“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为善为恶,逐境而生”,《药师经》里,佛又说了,“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可即使如此,佛也没有舍弃众生,一面让菩萨们发愿度人,一面拿极乐世界、无间地狱来劝勉或“恐吓”众生,双管齐下,天人合一,总之非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不可。

我就为佛憋屈得慌。何必呢,明明是做舍己为人的慈善事业,还得纡尊降贵地一会儿一根萝卜一会儿一根大棒上赶着规诫引诱,好像是为自己获利似的,再说救的又是什么人呢?那些趋善避恶的人里,有多少是真受感动,愿以诚挚的信念回报佛的慈悲?恐怕为了一己私欲趋利避害的动机仍占多数吧。纵使信了,他们也是不信者,表里不一阳奉阴违的投机分子。我可没那么好的耐心和脾气。为何不袖手旁观,让信者不信者自动分流,反正路是自己选的,选了就承担相应的所有结果,这多公平。

但一想,佛的境界自然不是凡人如我所能企及的,再则毕竟也要团结多数,发展期间适当降低门槛招收会员也是种策略,要是就剩几个道德卓绝的光杆司令,佛法可怎么弘扬普及,那还怎么普度众生众生皆佛?小不忍则乱大谋啊!我非得要求纯粹的,也就是无端的信心,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无端的信心,咦……这不就是我的爱情观吗。

继而又想到了亚伯拉罕献子的故事。强韧得像是特殊材料制成的、无端的信心。虽然神只为试探,没要以撒的性命,但提出这种要求的神和履行这种要求的亚伯拉罕,还是显得残忍。在我看来,绝不邪恶,甚至崇高,但还是残忍。那么,在感情上可能持类似想法的我,是不是太过残忍呢?

有人说,从不怀疑任何真心,真心本就是瞬息万变的。是的,我也从不怀疑。但之所以能不怀疑,是因为说到底它只是一种感知,一种心理状态而已,并不必然意味着你的状态将受到影响或改变。简言之,它很安全。可若超出个人涉及到两个人之间真实的连结,有多少人喜欢捧着颗可能瞬息万变、可能翻脸比翻书还快的真心过日子呢?就算那颗(还)没有信心的真心很识好歹,走一步看一步地侥幸维持了原状,那又如何,那样它就成了一颗在本性上不瞬息万变的真心了?给点甜头才会进一步的真心,背后的动力到底是真情还是好处(利益最大化;哪怕只是情感上的好处)?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xbiqug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