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说书先生已经写好了话本,开始按天评书。
事情大约是这样的:
原本光帝即位天下大赦的诏令一出,久居天牢的郑葳蕤大小姐也要被放出来了。
但郑家葳蕤小姐在狱中反思了小半年,在忠孝难两全的困境中留下血书自尽,血书中详细讲述了郑有为是如何险恶地意图谋害大周的前皇嗣即当今陛下:郑有为先是命令郑葳蕤寻找一个身负绝顶毒术的年轻人,再将这个年轻人冒充郑家子弟,进献面首给贾东风,想借此机会悄无声息毒杀贾东风,不料这个年轻人折服于贾东风的气度胸襟,不忍加害转而出走。
然而郑有为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故意让郑葳蕤参加大齐的选妃,又故意惹得大齐轩帝大怒意图破坏大周和大齐的联姻,遑论大周百姓的身家安危,好陷先帝与陛下于不义。
……
好在郑葳蕤割腕不久,被人救了回来。
当今陛下感佩郑葳蕤大义灭亲,又舍身取孝,便命人诛杀了相关事件的祸首,即郑有为及其重视的嫡子嫡孙,留下其他郑氏族人的性命,又亲自封郑葳蕤为文华阁大学士,命她年年主持科考,称量天下英才。
原本正逐渐走向没落的郑家,经历了这样奇迹般的大起大落,竟隐隐又回到了百年世家的势头,而这其中最大的功臣,竟是曾是郑家视为弃子的郑葳蕤。一时间,郑葳蕤受到封赏而离院别居的大门门槛,差点被纷至沓来的郑家人踏破。
贾东风没有去送郑有为最后一程,只是让甄连城去刑场验明正身,监斩那几个郑家祸首,防止郑有为再次妖言惑众扰乱民心,还特意让傅三千跟着去封了他们的哑穴。
无中生有,也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吧。
郑葳蕤供认的两件事半真半假,却又亲历其中让人不得不信。
郑有为于这两件事情上委实冤枉得紧,不过其中的恶事他又不可能让郑葳蕤参与知晓,若是写出来,便是真的也不会让人信服。
不知道郑有为在弥留人间的最后一刻,会不会含恨而终。
毕竟被他视作异端的自己还好好活在这朗朗乾坤下,还要好好治理这大周锦绣江山,但是,偏不要证明给他看。
贾东风又惬意地抿了一口顶级的正山小种,三两眼看完了霍天启絮絮叨叨叮嘱她胃寒不可贪饮绿茶,一定要喝他亲自种植亲手采摘炒制的红茶的奏章,翻到下一页终于看到了正题:
霍天启这个农痴,居然嫌弃桂州耕地过于富饶没有什么挑战性,不愿意去桂州就任新的布政司,如果一定要更换,更想去蜀州。
“真是个油嘴滑舌的泼皮!”贾东风笑骂了一句,凝神一想,蜀州农事向来不显,然而军事上易守难攻,给霍天启换任蜀州确实更加有利于他的发挥,倒是自己思虑不周,霍天启如此委婉小意地提示自己,倒是一片良苦用心。
说起良苦用心,贾东风本欲点下的朱笔微微一滞,如今距离傅欢情离京,已经半月有余了。也不知道他那边的进展是否顺利,吃得饱不饱睡得好不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