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去死者家走访,封休看到茶几下摆放的烟和打火机时,就觉得秦瑶对死者的吸烟的事并不在意,甚至隐隐有鼓励的味道。
既然对他影响最大的妻子都不反对他吸烟,那死者为何还要戒烟?
封休自己就是烟民,他知道戒烟是有多困难,没有特殊原因,常人很难有那个毅力成功戒烟。别人不反对,自己去戒烟更是稀有。
所以,封休当时就觉得十分怪异。这才有了试探动作。
当时,应彩蝶曾说这个试探举动没用,可事实证明封休怀疑的没错。
在死者购买戒烟药的突兀行为上,存在很大问题,值得深究。
而秦瑶的回答跟张鹏联系起来,更加证实封休怀疑方向的正确性。
封休的信心越来越足,继续问道:“第二个问题。死者出事那天,跟谁在一起?”
“张鹏。”秦瑶回答道:“那天我在医院值班,中午我询过我老公要不要一起吃午饭,他说正给张鹏开车,让我自己去吃。
下午四点左右吧,张鹏给我发短信闲聊。我问他,跟我老公分开了?他回答没有,两人还再在一起。而他说当着我老公面给我发短信,这样很刺激。
所以我确定,至少在四点以前,两人是在一起的。”
听闻这段介绍,封休扭头对情绪剧烈波动的应彩蝶低声道:“现在可以解释死者为何忽然检查秦瑶手机。
很可能是张鹏故意露出破绽,让死者发现,随即促使死者个秦瑶吵架。
而发现妻子跟陌生人联系,有偷情的可能,死者当然情绪激动。于是便有了哮喘发作的前提。”
总结完,封休没理会神情翼翼的应彩蝶,转头看向秦瑶,继续问道:“我记得上次问你为何害死王光旭时,你说因为害怕他事后对你实施家暴。
你当时的说法是,他性格很好,但听说这种人发起脾气来非常可怕。
我没说错吧?”
秦瑶点了点头。
封休神情振奋,追问:“你是听何人这么说的?何时有了这种认知?”
这次秦瑶回忆了很久,不太确定道:“好像…好像是从网络中了解到的。
哦对了,我记得有次跟张鹏在宾馆见面时,他正无聊的拿手机看视频,内容就是有关家暴的集锦。
视频中很多男主人公都是性格温和的样子,但发起火来,当真非常可怕,让我印象深刻。
因为跟张鹏的关系,使得我对这些视频很感兴趣,回来后找了很多相关内容观看。而看完后,觉得非常害怕,更觉得自己的处境非常不安全。
可能是那些视频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吧,这才让我有了上述认知。
……应该是这样,我也有点说不清。”
认知的形成过程是潜移默化,且持续不断的。秦瑶说不清这番认知的具体形成时间,实属正常。封休只想知道,她这番认知是否跟张鹏有关。
而秦瑶的回答,给了封休想要的答案。
秦瑶害怕偷情败露后遭到丈夫的家暴,这才情急下害死丈夫。而让秦瑶产生这种危机感的,是张鹏给秦瑶看过的那些视频。
现在可以明确,张鹏在秦瑶产生杀人动机的过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随后,封休问出最后一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你害死死者前,难道就没想过事后的责任?”
秦瑶回答:“想过。当时我考虑将全部责任推给那个卖假药的骗子。就说我丈夫哮喘发作窒息死亡,是因为使用了那瓶假药的缘故。
因为找到了替罪羊,我才最终下定那么做的决心…”
让秦瑶将杀人想法付诸实践的,果然是那瓶假药和袁泰骗子的身份。
封休现在甚至敢断言,如果调查死者驾驶车辆的行车记录仪,将极有可能发现,死者那天开车去过袁泰那里。而这绝对是张鹏指示的,
张鹏如此安排,是为了让死者知道下班后在哪里买戒烟药。进而给秦瑶杀害死者提供充分的借口,为秦瑶找到替罪羊,让秦瑶鼓起勇气杀人。
回想此前的分析,封休发现,张鹏在该案中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在死者忽然戒烟以及购买假戒烟药的过程中,几次出现张鹏的身影。
秦瑶害怕死者对其实施家暴,这番认知中也有张鹏的贡献。
秦瑶害死死者,并考虑将全部责任推给卖假药的骗子,也有张鹏的身影。
如此种种已经不能用巧合来形容了。而是…蓄谋已久的精心策划。
此刻,封休终于看清张鹏全部的作案手法。
张鹏并没有直接杀人,但他却用心里暗示的方法,让秦瑶替他杀人。
可以说,杀人的秦瑶不过是张鹏手中的木偶。
而追根溯源,真正的凶手是张鹏才对。
这一刻,封休忽然扭头跟身旁的应彩蝶眼神对视。
在对方的眼神中,他们看到了各自的恍然大悟和震惊。
“心灵操控杀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