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三人一路向北,进入山东地界。沿途走来,见到了不少逃荒之人,此时高温难耐,道旁田地里的庄家都已被旱死。河床里早已干枯,甚至在大道中央就躺着被活活饿死的人。这一路走来,真叫人看着触目惊心。秋山静子见这幅场景,不忍道:“真是太惨了,难道官府就不来管管么?”
李斯年道:“我也是第一次见这样的场景,不过我朝幅员辽阔,每年都有地方闹灾,朝廷都会拨专款派人去抚恤灾民才对,也许是今年灾情特别严重,才会这么多流民。”
静子道:“我的家乡靠着海,藩国的属民几乎都是靠打鱼经商为生,虽然也有赶上灾年的时候,可却从未看到过这样触目惊心的景象。”
一旁的山崎五郎道:“那是你父亲安信公治理有方的缘故。”他又对李斯年说:“安信公曾闻贵国有句名言叫民能载舟,亦能覆舟。他时常用这句话教导自己的家臣,告诫他们不要仗着武士的特权就肆意妄为,要时刻体恤民情,这样藩国才能上下一心,同舟共济。”
李斯年道:“看来这安信公一定是个仁君,这真是贵国百姓的福气啊!想我朝天子近些年穷兵黩武,专心权谋,全然不顾百姓的生计,以至于现在匪患不绝,民不聊生,若当今圣上也能懂得民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就好了。”
秋山静子听他二人谈到了自己的父亲,心中十分感伤,他想着:“父亲和母亲此时可否安好。眼见秋天就要到了,那时自家的后山上,满山的秋菊竞相盛开,以前每年秋天她都会拉着父亲和母亲陪着自己去山上赏采菊,今年怕是要错过了。”静子怀念过去恬静美好的生活,希望着又朝一日能与亲人团聚,再次携手赏。
忽然,静子听到有人啼哭的声音,将她从回忆中惊醒,见原来是路边一位衣衫褴褛的妇人倒在路边,她身旁两个面黄肌瘦的孩子见自己母亲昏倒便大哭了起来。
三人勒住缰绳,静子从马上跳下,来到妇人身旁查看,见她是因为脱水才昏倒过去,于是赶紧解下身上的水壶,将水喂给她喝,他们又将妇人抬到阴凉处,过了一会妇人缓缓地睁开眼睛,意识到是眼前这些好心人救了自己,于是非要跪在地上给静子他们磕头,感谢他们的救命之恩,静子赶紧搀扶她坐下,道:“大娘,不可乱动,你现在需要好好休息才能回复体力。”她又取来干粮分给妇人和孩子吃,
妇人和两个孩子见到食物,忍不住狼吞虎咽起来。等吃完后,那妇人才长出了口气,道:“若不是遇见几位恩公,我们娘儿三今天恐怕是活不过去了。”
静子问道:“大娘你们为何会流落到此啊?”
妇人哭诉道:“我家本是山东枣庄王家沟的农户,今年整个山东境内大旱,一连三个月一滴雨都没下,庄家都旱死了,到了秋天铁定是寸谷不收。等余粮吃完,到时缺衣少粮可怎么熬过冬天啊。所以我们村的人几乎都逃了出来,有亲戚的投亲戚,有朋友的投朋友,只为熬过这一年,我们一家四口离开王家沟,想去山西投亲戚去,半道上我那挨千刀的男子,不知怎地和我们娘儿三走散了,我们所带余粮本就不多,他身上却带着其中的大半,前天我们就断粮了,我把仅剩下的食物和水分给了这两孩子,自己则到刚才为止一直水米不打牙,我实在又饿又渴,这才昏倒在路边。”
李斯年道:“大娘,难道朝廷不管你们的死活,没有派人去赈灾吗?”
那妇人听了李斯年的话,怒气冲冲地道:“你不提这个倒好,一提这个我就来气,那朝廷的确派人来了,可带来的赈灾粮却少的可怜,一家分不到半袋,而且里面掺着不少砂砾和稻壳,叫人怎么吃啊!”
那妇人看了看周围,见没有人偷听,便道:“我听说这朝廷拨发的赈灾粮可不止这点儿,而是被某些大官给私吞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