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年这才意识到自己失态,便说:“我刚才突然想起了些往事,故而失态,让您见笑了。”
宣无为表示并不介意。
李斯年又道:“宣大人,你可认得益州都督程华。”
但见宣无为双眉紧皱,眼露寒光,道:“当然识得,不过是个趋炎附势,卖友求荣的小人罢了。”
“此话怎讲。”李斯年问。
“正是他向圣上告发,说恩师曾密信于他,让其举事,一同谋反,好里应外合,篡夺江山。程华将密信交于赵慧林成为定恩师罪的铁证,他却因此功竟被封了侯,如今在朝中更是不可一世,做事更加跋扈,在地方上买官卖官,勾结豪强,欺压百姓,惹得民怨沸腾。我之所以辞官不做,也是因曾参奏过程华的恶行,结果不但参他的奏疏了无音讯,而且之后经常被上级无故刁难,我一时气愤不过,便辞了官。”宣无为愤然道。
“那方大人真的写过密信吗?”李斯年问。
“以我的推断,绝不可能,一是这么重要的事情,若真想谋反,绝不会留下书信,引来杀身之祸。而且除了这封信外,再也没有其他的证据能够说明恩师意欲谋反,显然这封信是伪造的,目的就是为了栽赃嫁祸。”宣无为斩钉截铁说道。
听完他的话,李斯年想起姨丈曾书信于程华,让自己和表妹去成都府寻求他的庇护,并约定让其在剑南边界处接应他们,可哪知等来的却是杀手的袭击,他原以为是别的环节走漏了风声,却始终没有怀疑过程华,可现在听了宣无为的话,才想到会不会是这程华故意在路上设的伏,想掳走他和锦娥。可这又是为什么呢?李斯年一时没有头绪,不过眼下没有别的线索,但毕竟表妹失踪在程华管辖的地界,若是从这程华下手查起,说不定会有表妹下落的线索。
于是李斯年道:“不知这程华,现在在何处为官?”
宣无为道:“他如今在朝中任户部上书,兼剑南都督。最近山东受洪灾,圣上命他去主持赈灾一事,眼下应该在济南府,不知李兄弟问此何意。”
李斯年道:“无事闲来问问,并无它意。”
宣无为见李斯年有意隐瞒,也不好在追问,便道:“李兄弟,世道险恶,你定要多加小心,若用的着我,我定当全力相助。”
“宣大人,放心,我自当遵从教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