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吧,三年前他家最后一个长辈去世后,他就这样了。只有早晚村子里没人的时候,他会出来捡一些柴火,或者村里人不要的东西回去。”
老村长带着他们回到自家院子,招呼人坐下,又让儿媳妇烧了茶送来。
“村长,我看人口档案上记载了,他家除了他以外,应该还有个姐姐。我们今天没看到人呢?”
“他姐姐在家呢。”老村长再次叹气,“他家现在这样子,就是因为他姐姐。”
“能详细说说吗?”
老村长拿烟的手都在抖,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最后眼泪都出来了。还是他儿媳妇看不过去,过来插了一句。
“这事儿我跟你们说吧。”
“我记得还是我跟老五结婚的时候发生的事,有四五年了。”
那家当年在村里也是人缘很好的一家。家里七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姑姑和两个孩子。
“他家小姑姑是老来女,就比他家大姑娘大十一岁。那年我结婚的时候刚二十,她小姑姑十九,大姑娘才八岁多不到九岁。”
村里相看的年纪都不大,很多人在法定结婚年纪之前就已经有了事实婚姻,等到生了孩子再领证的比比皆是。包括村长家也是这样的,他儿媳妇比老五大了一岁,结婚的时候老五还没到领证的年纪呢。
“我们这边领不领证不重要,只要摆了酒,大家都认的。他家小姑姑十七岁就跟邻村的小伙子看上眼了,谈了快两年吧,打算那年的国庆节结婚摆酒。为了挣钱摆酒,两人早早就去县城打工了。”
她是五一节的时候摆酒的,那家小姑姑当时也回来了,一脸娇羞的说自己揣上娃了,回来之后就不去县城,等着十月摆酒,大概过年的时候就能生了。
“农村里都是这样的,所以大家也没觉得有问题,只打趣说让她赶紧点,别把孩子生在娘家。”
“我当时还好羡慕她呢。我跟老五也谈了两年,同居一年多一直没怀上,不怕你们见笑,我们乡下婚姻稳不稳,就靠生不生娃了。”
这是农村现状,陈怡歆他们就算心里再吐槽也不能改变这种现状。
“大概是九月份吧,刚开学不久,他家大姑娘在镇上的中心校读小学呢,住校,一周回来一次。就是开学的第二周,本来大姑娘她妈说去镇上买化肥,顺便接她回来的。结果那天新姑爷来了,还带了两个朋友,说是过来帮忙准备结婚的东西。要招待客人,她妈就不能去了,正好新姑爷的朋友骑了摩托车来,就说要不他跑一趟,去帮忙把孩子接回来。”
因为人不熟,那小伙子在校门口等了老半天都没等到人,找到老师一问,说人早就走了。这下子就着急了,小伙子骑着车往回赶,在长门桥那儿不小心跟车撞上了。
“本来是好心,结果出了事儿,那小伙子的一条腿被车给压断,粉碎性骨折,医生说就算好了,也得落下残疾。”
因为这件事闹得相当不愉快,特别是新姑爷得知准妻子的大侄女是因为想跟朋友一起玩,故意溜走的,这份怒气就直接爆发了。
“你们想想,人家朋友是过来帮忙的,结果出了事儿,人还落下残疾,以后的日子还不知道怎么过呢。所以对方家里就提出赔偿,说要二十万还是三十万来着。我们这地方,别说二十万三十万了,能有个三五万都是有钱的。钱拿不出来,人家一大家子天天来闹,准姑爷又被朋友家人埋怨,一气之下就接触婚约了。”
陈怡歆他们几个不由得互视了一眼,不用说,这后面准出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