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困(二)
陈贤三步并作两步在山林间前行。由于泥地湿滑,只能攀藤引蔓地往前走,时而撑着树枝,时而扳着岩石。他觉得自己就像一只林野猿,心里向往着自在,却被这枝条和滑坡困住。若不是山谷间的泥路早已被洪水吞没,他也不至于选择在山林间行走。
夕阳愈下,千鸟归林,山里各类野兽的叫声更是此起彼伏,陈贤时而还能听见树林中窸窸窣窣,似有野兽乱窜。倘若不在夜幕降临前逃出荒林,陈贤就不得不在野外露营,可他如今浑身上下只有宝剑一把,散碎银子若干,怎么看都不适合在野外留宿。
若在北方干燥之处,树荫底下总是好乘凉的,可这岭南诸地,闷湿难耐,如陈贤这般的铜铁之人也早已汗流浃背,衣衫湿尽,紧贴着前胸后背,难透一丝凉风。这日头,暑气蒸人,四野无云,千山万岭仿佛被日轮灼遍,陈贤心也急似火烧。
忽如一夕金风起,扫除万里天下热。正当陈贤眼冒金星,快要目眩神迷之时,他在如枪阵一般的茅草丛中,发现了几块石阶。于是他抖擞起了精神,跳上了台阶,发现台阶一路向下,尽头处几座农舍隐隐约约掩映林外。他飞奔向下,一路小跑出了林子,就来到了村口。
村里的农舍远看还好,但走近看来却有一些已然倾圮,看来是前几日被台风刮倒的。所幸村子地势较高,没有受到洪水冲击。一个六七岁大的小孩坐在村社边的榕树下,看见陈贤就兀的站了起来,两瓣屁股上沾满了黄泥,他似乎也不太在意。他用手拍了拍屁股,却粘了两手的泥,然后径直擦了擦脸,以致脸上也粘上了些泥。这个小孩就这么满脸满屁股都是泥地跑回到了村子里去,边跑还边大喊:“有人来了,有人来了!”
本来村子的路边还有些农户杵着锄头两手搭在上面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看上去忙活了一整日,很是疲乏,但听得孩子呼喊,便一抖擞,纷纷赶来;在井口边呷茶的老头也丢下了手中的茶碗,跑回了各自家中,出来时手上都多了斧子镰刀。
不一会儿,众人已然在村社边把陈贤团团围住,狐疑地上下打量着陈贤。而陈贤也纵身一跃,跳到了村社后面的大石头上,扫了一眼众人——都是些穿着粗布短褐的农户樵夫,未见有人捉刀持枪。他又发现刚刚那个孩子也在人群的角落盯着他看,还下意识地把脸上的泥用手蹭蹭,然后在肚皮上擦了又擦,结果全身上下都是黄泥了。
陈贤举起手中的“玄涛”,对着大众说道:“我乃佛山陈氏。正统年间,吾曾叔祖随董都督战海贼黄萧养于广州。正酣,曾叔祖援弓射之,萧养中矢毙命,都督恩之,遂赠此玄涛宝剑于曾叔祖。余自幼习武,曾叔祖遗此宝剑于我,余誓以此剑上斩奸吏,下除寇贼!”
那小孩听了这番话,虽然不甚了了,但内心也平添了几分敬羡之情。他从人群里挤了出来,爬上了石头,直勾勾地盯着“玄涛”看着不停。
“阿毛!快下来!”人群中忽然有人大喊。
岂料那孩子不但没有跳下石头,反而站到了陈贤身后,回道:“这叔叔是英雄,他上斩奸吏,下除寇贼!”
陈贤听了他的名字,先是心里一惊,然后嘴上露出了一丝苦笑。如果有人一直跟着陈贤左右的话,就会发现,这也许是他几年以来第一次笑了。陈贤没有推开那个孩子,反而用袖子把那孩子挡着。
这时,人群中有一个老人走了出来。众人纷纷给这位老人让开一条路,看得出来定是这村的村老。老人两手空空,走到石头下,欠了欠身并作了一揖。
“村老率村民上下见过陈大侠!”
陈贤如若这时还在石头上高人一等地站着,恐怕会被人白眼相向,于是也便从石头上一跃而下,在老人面前欠身施礼。
“见过村老!之前多有失礼,万望村老海涵。”
“我们才多多失礼。只是我们这殿小难容大佛,大侠还是另寻高处,还望见谅!”
“只是留宿几日,洪水退却便不再叨扰。一瓢稀粥,足以果腹,之后定有银钱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