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十、十传百,前来观看刻在石碑上的国史人越来越多。人们开始议论纷纷,他们看到了国史中记载的鲜卑族发迹时的种种不光彩之事,这件事很快便传到了太武帝耳中。
以司徒崔浩为首的文人,得太武帝口谕,国史务必按照史实来写。他们如果不照实书写,那便是抗旨,这是杀头的大罪。因此,文人们俱都老实记载。可他们哪料到,国史修好并书于石碑之后,可把太武帝拓跋焘惹得龙颜大怒。
当皇帝的人,普天之下,唯他独尊,自然没有什么畏惧之事。但帝王都有着极强的虚荣心,最怕的是在他死后,有不光彩的事,留在史书上,被人指点。
听得密报,言史官把鲜卑族一些见不得人的事都记载了下来并刻在石碑上,供天下之人任意观看,太武帝龙颜大怒,决心“暴扬国恶”。他下令把崔浩及其属下下统统抓起来,降旨统统处死。
当太武帝降下诏下令时,太子拓跋晃知道了,心急如焚。太子拓跋显知道高允在劫难逃,太子善良,爱才,高允当年效力时,有师生之谊,知道高允是好人,有才学,决心想办法保高允一命。
皇宫里散朝后,都有文武百官轮流值更。那天正好高允在中书省值更,太子拓跋晃便派人去叫来高允。高允到东宫来了,太子什么也不和他说,只是让高允住在东宫。第二天要上朝,太子让高允与他坐同一辆车进宫。进宫后,在上殿前,太子关照他,见着皇上问话,你记得一定要按照我的口气说。
高允大为不解,问太子拓跋晃发生了什么事!太子道,你什么也不要问,面见皇上后,你顺着我的意思说就行了。进了殿后,上朝,太子主动向太武帝报告,说高允长期在东宫效力,一直小心谨慎,做事严格细致,虽然也参加撰写了国史,然高允是听命于崔浩,不得不那么做,恳请皇上赦免他。
太子心中明白,作为修国史的主要负责人,崔浩是绝对保不住的,肯定得死,现在无论如何要保下高允。所以太子采取的办法是把所有过错,都推在了必死的司徒崔浩身上。
太武帝心中自然明白,高允是在东宫多年,现在他主要是中书省侍郎,负责中书省的事,在修国史上,高允还没起到关键的作用。太武帝拓跋晃知道太子是念师生之情,要保高允。太武帝喜欢这个儿子,也有意装糊涂,准备放高允,就问高允道:“皆崔浩所作否?”
高允如果这时顺着太子和太武帝的意思,立即点头称是,便可获得赦免。可是他是书生,骨气高傲,竟然答道:“回皇上,《太祖纪》是邓渊所写,关于明元帝的《先帝纪》和《今纪》是我和崔浩一块写的。而且崔浩事务繁多,只是全面负责,具体的注疏,臣多于崔浩。”
太武帝大怒,崔浩都灭五族了,高允能不杀吗?太子赶紧向父皇报告,高允是一个小官。一看皇上震怒,吓糊涂了,不知道怎么说了。太武帝知道太子为高允开脱,强压怒气,再给高允一个台阶,问高允道:“如东宫所言不?”
高允说:“皇上,臣高允知道犯了天威,论罪肯定要灭三族的,我不敢说假话,其实是因为太子念我教过他,可怜我,才故意这样说为我开脱。“
高允就是这样的人,典型的书生气,不肯谄媚而说假话。太武帝又气的又为之感动,就对太子说道:“高允这样的人太难得了,是忠臣。面临生死攸关,仍能坚持说实话。太难得了。宁可少杀一个,赦免他吧。“
太武帝下令传崔浩,让别的大臣审崔浩。崔浩也是慌乱了,主要是要连累家人与亲友。太武帝虽然赦免高允,可仍派太监负责审问高允与崔浩的事,高允答得井井有条。太武帝气得没辙,想饶高允都饶不了,毕竟高允让皇帝下不了台。
他知道太子要保高允,就让高允起草诏书,说明为什么必须诛杀崔浩等人。高允被押到偏殿去起草诏书,良久不见动静。太武帝派人去催,高允推说没写完,再催,还是说没写完。后来太监报告说,高允有事要当面向皇上禀报。
侍卫把高允押来后,高允说:“浩之所坐,若更有余衅,非臣敢知,直以犯触,罪不至死。崔浩是否还有别的罪行,臣高允不知;如果只是因为崔浩编《国记》,冒犯了天威,罪不至于杀头。当年修国史之时,可是皇上亲口说过要务必实录,皇上可不能出尔反尔呀!”
太武帝气得够呛,却也没办法,自己确实说过。而且确实没别的罪。如果不杀,脸面何在?于是太武帝想了一个体面的办法,下诏把崔浩诛灭五族,其他的人只杀本人。皇上落个好名声,坚持了原则,宽大为怀,虚心纳谏了。不杀高允,并采纳了他的建议。当时临刑时,被诛的1(人中有一个高级官员感叹,高允真是圣人哪!
—贫如洗的高允,第二个优点是把笔匡国。他是有名的清官,能坚持纠正皇帝的错误。耿直的脾气改不了。到了文成帝之后,还是这样。文成帝挺喜欢他。一次文成帝说:“高允真忠臣也,朕有是非,常正言面论,于朕所不乐闻者,皆侃侃言说……”
文成帝赏识高允,称赞完毕,话锋一转,开始批评其他人,升高允为中书令。平原王陆丽说,高允家里特别穷,朝廷赏赐时,到不了他,北魏的官员没俸禄,他的级别小,赏赐不到,高允的妻子儿女生活艰难。
文成帝大为生气,怒斥陆丽不早说。当天文成帝便和皇后冯媛一起率文武百官到高允家看去了,一看,家里只有草屋几间,被子是布料的,絮都钻出来了,老婆穿的是布衣,儿子上山砍柴,厨房里只是咸莱。文成帝感慨不已,当场赏赐。高允的穷一是因为不贪污,二是因为赏赐所得接济更穷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