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耀灵拿到刀谱,看着刀谱空白的封面,想了想,他拿出一张新的纸,在上面写道:“刀谱没有名字吗?”
“对,没有名字。”陈徽音睁着眼睛说瞎话,这本刀谱其实有名字,只是吧,那个名字不适合这古代,所以她打印的时候,选择了空白封皮。
唐耀灵想了想,便提笔问她:“刀谱是你拿出来的,我不想手下的人学了更厉害的刀法,却不知道你这个功臣,所以我想给刀谱命名陈氏刀谱,你觉得呢?”
陈徽音便回复他:“好,听你的,陈氏刀谱这个名字很不错。”
唐耀灵看了她的回复,便傻傻的笑起来,这么俗的名字,小未婚居然说很不错,自然是冲着哄他高兴来的,他很喜欢这种被哄着的感觉。
几天之后,唐耀灵带着余将军调给他的十个什,登船前往狼山,前期寻找住处,搭建屋子,他每天只能借口打猎的机会,给陈徽音写封简洁的信。
直到住的屋子建搭好,他有了单独一间屋子,才恢复与陈徽音每晚的聊天时间。
同时在陈徽音的提醒下,对手下的一百人,进了行了考查,确认他们之中,并没有投入谁的阵营,他才将对这些战兵的特训提上日程。
他将陈氏刀谱上的基础刀法教给大家,又借助地理优势,带着这些人进行丛林战训练,每天都过的很充实,而十个什长,及一百战兵,则被唐耀灵展现出来的实力征服,对唐耀灵不知不觉,生出敬仰之情。
这期间,陈徽音也频繁的往来大青镇互市送冷凉蔬及瓜果,途经西卫城码头时,就会下船前往狼山与唐耀灵相会。
时间一晃进入九月,依旧是余钧上书泰安帝,将陈家培育高产陆稻,及高产抗旱型麦子,摆在了明面上。
泰安帝便派了户部、司农寺、工部的官员,前往怀远县,其中派的户部官员依然是右侍郎,司农寺丞,和工部左侍郎则都是泰安帝的人,再加上那边有余钧看着,泰安帝并不担心元桎在其中耍手段。
等泰安帝派的人来到怀远县,陈家庄子上的陆稻,已经快进入收割阶段,陈博聿陪同着余钧等人,去庄子上的地里,让京中来的三位官员,亲眼见证即将丰收的陆稻长什么样。
司农寺丞看着沉甸甸,又长、籽实又多的稻穗,不敢相信的扭头问陈博聿:“陈大夫,这陆稻你们是怎么培育出来的?
我并不是要窃取你们的功劳,只是我们司农寺,在改进良种上,也没少折腾,多少年了,除了培育出口感更好的稻种和麦种外,产量上,并无进益。”
陈博聿笑着摇了摇头道:“我闺女说,本地稻谷,已经适应了本地的天气,就算是两种不同品种的稻谷进行杂交培育,新品种异变的可能性极低。
所以我们收集了东西南北,不同环境、气候下生长的种子数十种,进行杂交培育,新品种变异的机率果真变的非常高,只是这个新种变异,是未知的,有好也有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