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官吏们贪走的银子,多半便是搜刮民脂民膏而来。长此以往,只怕民怨沸腾,终酿酿成大祸。
诺岷是看在眼中,急在心里,这才连忙从山西悄然递了折子过来,而胤禛也果然将这件事放在心里,召了诺岷前来对奏。
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胤禛比他的皇阿玛更了解。康熙素来主张清正廉洁,底下的官吏们明面上自然都要装出个样子来,但是表面上越是两袖清风,私底下对百姓的苛捐杂税就越发数不胜数。
胤禛早些年曾经来过江南,便眼睁睁看着江宁织造曹家是何等的锦衣玉食,那样做派,就是比天家也不差什么了。
在皇帝面前装的清正廉洁,但是私底下什么做派,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但是听了诺岷这番话之后,胤禛显然是放松了不少。不让官吏去百姓手中抢食,最好的办法就是朝廷能喂饱这群官吏。对朝廷来说,这些俸禄银子根本就不算什么,若是这些官员能够不再压榨百姓,百姓休养生息,国运才能昌盛绵长。
这么一想,胤禛看诺岷就越发顺眼了。见他喜欢吃酸菜鱼,特意说了明日再赏,又让苏培盛带人下去休息,明日再说。
诺岷本来辛苦了一天,没想到这顿晚膳却吃的十分畅快。苏培盛这人最是眼尖,皇帝看重谁,他自然是讨好的不动声色。准备了热水给诺岷泡脚,服侍的万分妥帖。
但是诺岷却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他倒是真的一心为民,皇上又能听得进去他的金言,干脆爬起来又继续写起了折子。
而另一边,雯扬却坐在灯下看信。这是从京城寄过来的,两封信,一封是弘珣写的,一封是弘昼寄来的。两个孩子自然孝顺,报喜不报忧,但是字里行间都是对雯扬的关心。弘昼还在信里询问了沁薇如何,弘珣就写的格外婉转,看的雯扬实在好笑。
不过虽然报喜不报忧,但是从弘昼的信里,雯扬也看得出来,弘珣的压力只怕不小。他年纪尚小,放在现代就是个小屁孩高中生。现在却要大模大样的坐在大殿上,听那些大臣们冗长繁复的奏对。
他性子又格外好强,并不是那种会糊弄过去的人。如今胤禛也不在身边,只怕为了不在这些大臣们面前露了怯,弘珣这孩子还不知道在背后怎么个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法。
雯扬想着就提笔写了封回信给弘珣,告诉他凡事都不要急切,什么都要讲究个循序渐进。他现在才处理朝事,自然有不懂的地方。但是不懂也没什么关系,只要自己虚心去学,去看就是了。做一个英明的君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不必那么大的压力,实在不行,就把这些难题都送到江南来,让皇阿玛去处理便是。
胤禛进来的时候,正好看见雯扬在写这一段,顿时忍不住大笑出声。雯扬想事情的角度,总是和常人不同,这些话恐怕除了她以外,再也没有第二个人能说出来了。
雯扬还十分理直气壮,“你是皇阿玛,本来就该多为孩子们多担待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