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爱国和林虎子,跟姜英秀提起了一个私底下流传已久的小道消息:
村里的知青们,不满足于每天上工,跟农民兄弟们一起炸石头、挖土方、挣工分之类的日常了.
他们打算在杨树沟村办一个小学!
姜英秀听到了这个事情,不争气的小心脏不由得砰砰砰地跳动了起来。
村里如果有了村办小学的话,自己想要上学的计划,就应该更加容易实施了!
不过,这个小道消息,传着传着,就凉了。
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动静。
姜英秀想着这些事儿,有几分无精打采。
然后,突然就反应过来了,猛地瞪大了眼睛。
刚刚那个谁——民兵排长郭四槐,满屯子敲着铜锣、转悠来、转悠去滴,喊着晚上要开会……
不会就是要说这个事儿吧?!
杨树沟村,家家户户都有孩子,而且家家户户几乎都有需要上小学的适龄儿童。
可以说,杨树沟村里的每个家庭,几乎都跟这事儿息息相关。
这事儿,确实值当家家户户都派出来一个代表!
以前杨树沟村的孩子,只能去桦树林公社上学。
小学又不能住宿,只能走读。
很多家长都不乐意让孩子天天起早贪黑、顶星星冒月亮、走那么老远的山路,去吃那个苦,遭那份罪。
要知道那山路,可是一走几十里呢!
而且,不管风吹日晒,刮风下雨,打雷闪电,下大雪、下雹子,天气啥瘪犊子样儿,该去的就都得去!
这念书可不是小事,一天功也耽误不起。
别说下雨下雪下雹子了,就算是天上下刀子,把锅拔起来顶在脑袋上,该去上学也得去啊!
谁的孩子谁心疼。
遭那老大罪,还耽误着家里地里的活儿,还着钱,结果也顶多就是比那没去上学的,多认得几个字罢了。
到了到了,你一个农民的孩子,甭管有文化没文化,不都一样得回家种地来么?
可是,如果村里真的建立了自己的小学,这守家在地的,孩子不用遭那老大罪走那老远的山路,谁家还能不舍得那两块钱学费咋地?
姜英秀满怀期待,心中料定,今晚上的大会,十有八九,一定是关于这件大事儿的。
人心一旦有了期待,这时间就过得特别慢。
姜英秀盼啊盼啊,盼得脖子都长了,天才算终于黑了下来。
家家户户吃完了晚饭,溜溜达达地奔着大队部就去了。
除了正经开会的各家代表,还有一些好信儿的闲人和半大孩子们,也都凑过去了,跟着旁听。
姜英秀自然也在其中。
宋三斗看人来得差不多了,就敲了敲桌子,清了清嗓子,说道:
“大家伙儿都来齐了吧?今儿个咱们开会啊,是有个大事儿,好事儿,要跟大家伙儿商量商量。”
“啥事儿啊大队长,你就痛快儿地吧,别卖关子了!”
“就是啊,宋三哥,你有啥话就直说呗!要不光这么打哑谜,俺们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上哪猜你是啥意思去?”
求推荐票,月票投喂o(n_n)o~感谢大家的票票投喂,感谢正版订阅,感谢各位铁粉的慷慨打赏,感谢阅读。(づ ̄ 3 ̄)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