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火上浇油
姜春菊脸色略微有点不自然地笑了笑,嗓音轻柔地说了句:
“娘,您看您说的这是啥话?国庆他娘不是那种人……再者说,几个孩子都在呢……”
她隐晦地看了一眼几个孩子。
姜老太太一脸了然,回了她一句:“你呀!那点心眼子也不知道往正地方用,一天到晚就是糊弄我的章程!”
说完了这句,姜老太太就乐呵呵地拿出来地瓜干给几个孩子当零嘴儿。
“大威、小勇、芳芳,你们难得来姥姥家,姥姥家也没啥好吃的,就这点地瓜干还挺有嚼头的,拿去磨磨牙吧!”
姜老太太一边说着,一边把装着地瓜干的小小的面口袋敞开了口儿,让几个娃娃每人抓上一把。
这地瓜干姜老太太一贯宝贝得很,姜家也就老闺女姜秋菊,和五房的独子六宝,能有机会偶尔吃上一两块,解解馋。其它人根本连想都不要想!
杨树沟村生产队地里种的作物,主要是高粱、糜子和苞米。
因为天气和土质的原因,龙省虽然也能种地瓜和生,但是长得却不如东山省那么好。黑瞎子岭镇这一片,在龙省也属于比较偏北的地界了,气候格外冷一些。
地瓜也就长得格外小一些,不过甜度倒是相当好。
所以,地瓜虽然属于粗粮,但是在龙省,也着实比土豆金贵。
龙省的地瓜有两种,一种是紫皮白心的,一种是黄皮红心的。
黑瞎子岭镇的本地人都比较喜爱前者,因为它水分含量少,口感甘甜,沙面。不管是简简单单地烀着吃,埋在灰堆里烤着吃,还是切成块儿做拔丝地瓜,味道都相当可口。
后者的优势是产量高,但是水分含量比较多,吃着口感要逊色一些,做地瓜干往往也比较不出数。
姜老太太为了姜春菊家的三个娃娃,相当精心,特意淘换了这两种不同口味的地瓜干。
几个娃娃眉开眼笑,把手上的小篮子放下,在姜英秀打来的热水里洗了手,之后便乐呵呵地一人捧着一把地瓜干吃了起来。
姜英秀的眼神儿在地瓜干上转了一圈儿,姜老太太看见了,顿时一撇嘴:
“瞅你那没出息样!一见到吃的眼睛就冒绿光了是不是?又惦心上我这点东西了是不是?”
姜英秀嘟着嘴,尽力表现一个八岁小孩该有的不开心:
“我才没有呢!”
在姜老太太和姜春菊明晃晃地“骗谁啊?你就死鸭子嘴硬吧!”的眼神里,赶紧转过身去跑开了。
实在是有几分忍不住要抖抖身上的鸡皮疙瘩的冲动。
装小孩这个活儿,有的时候还真挺有挑战性的啊!
这个点儿姜家众人还在水库那边干活儿,姜老爷子和姜大山紧赶慢赶地处理完了家里头的事儿,也都回了水库那边。
受伤不重,面子却丢大发了的牛桂,躲在大房的屋子里,没敢出来。
所谓上车的饺子下车的面,姜老太太给姜春菊一家四口(刘国庆没来),煮了热热的鸡汤细面条。
当然,面条的量不只足够姜春菊和三个孩子的份儿,姜秋菊也有一大碗。
面条是白面做的细面条,用炖了两个小时的鸡汤做底,还用了鸡脯肉切丁,加了点同样切成丁的香菇,炸了香喷喷的卤子。
姜英秀空间里能拿来磨牙的零嘴儿不少,所以对地瓜干儿倒真不是那么热切。
然而,这热气腾腾的鸡汤手擀面和香喷喷的卤子刚一出锅,姜英秀就觉得自己肚子里的馋虫苏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