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李谦的诱导
且说永乐十一年十一月,瓦剌太师马哈木率部向漠南进逼,直达饮马河。
面对瓦剌的入侵,永乐皇帝并没有立刻发动大规模的征伐,而是在积极防御的基础上开始了大战前的准备。
到了次年正月,永乐皇帝决定进行第二次远征蒙古,并正式下达了亲征诏书:
瓦剌残虏,既弑其主,又拘朝使,侵掠边境,违天虐人,义所当伐。尔等秣马厉兵,以俟大举。作而志,奋尔勇,共成大功,毋或慢令以干军法。
由于之前已经有了充足的准备,所以到了三月十七日,永乐皇帝就已经从北平开始向西北率军出征了。
而这两个多月对于准备一场大的战争来说,时间上是相当的紧凑,但是对于准备进行一场刺杀的知音楼来说,却是相当宽裕的。
所以当五月二十一日,大军抵达饮马河的时候,无论是知音楼的杀手,还是拜火教所派出的酒王等人,都已经尾随大军将一个多月的时间了。
话说永乐皇帝一路之上,并未听到大军遇到过瓦剌骑兵的抵抗和袭扰,便判断出马哈木等人肯定是在收缩兵力并集结于某处,伺机突袭,便传令大军在进军的途中,加强搜索和戒备,防止瓦剌偷袭。
随后,永乐皇帝继续率领大军沿饮马河背道而进,六月四日抵达成吉思汗的龙兴之地双泉海,即撒里怯儿。
很快,永乐皇帝就从擒获的瓦剌间谍处得知,瓦刺首领马哈木等驻军在双泉海西北方向的忽兰忽失温。
朱棣听后不禁大喜,他知道自己苦苦寻找的决战时刻终于到了。
永乐皇帝从小就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其战争嗅觉更是无比地灵敏,他兴奋地对出征的将士们说:
“朕固知虏不远矣。”
命令各路大军加速前进并随时作好作战的准备,自己则亲率精锐重装骑兵向兰忽失温急速奔袭。
终于在六月七日,朱棣皇帝率领的明军主力杀到了忽兰忽失温,并与“恭候”在山上的三万瓦剌骑兵进行了决战。
虽然忽兰忽失温是马哈木精心挑选的决战地点,在地形上也处于居高临下之势,并且是以逸待劳,怎奈他的这些优势都在永乐皇帝的意料当中,并针对这些优势采取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术——步、骑、炮多兵种协同作战。
最后,在当天将近黄昏的时候,打得瓦剌骑兵全线溃败。瓦剌太师马哈木只得率领剩余的瓦剌残部仓皇向西北逃窜。
此次决战,皇太孙所带领的500名护卫铁骑也随中军发起最后的冲锋,直至瓦剌兵溃逃,因未得将令,且他们的主要职责乃是保护皇太孙的安全,所以也不敢继续追击,只得赶紧向皇太孙跟前靠拢过来。
不多时,只见一匹快马向皇太孙奔腾而来,就在跟前三丈之处勒住缰绳。随着骏马一声嘶鸣,那骑马之人大声喊道:
“启禀皇太孙,敌酋马哈木等人,正向西北方向逃去,身边兵卒不到四百人,已经不足为惧,我部是否乘胜追击,拿下马哈木等人的人头,好让兄弟们建功立业。”
此人正是朱瞻基的侍卫长李谦。
侍卫们一听,不由心血沸腾,统统于马上齐唤道:
“万胜、万胜、万胜……”
众人只因战争已然胜利,心中豪情高涨,便一时忘了其中的凶险,也跟着撺掇皇太孙一起追击,却忘了深究侍卫长的话,是否应不应当。
李谦本是永乐皇帝身边的内侍,这次随驾征讨蒙古,因为其身怀武艺,便被永乐皇帝派来充当朱瞻基的侍卫长。
他既然成为了朱瞻基的侍卫长,理当忠心护主才是。
况且朱瞻基已经被皇帝立为皇太孙,只要不出意外,将来是要登基为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