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释怀
第二天的清晨,大雪将天地掩得白茫茫一片,满目望去,耀得人的眼睛生疼。崔元基和洛信醒来时,见屋中的炭火已经点燃,屋子被烘得暖洋洋的,特别舒服,不仅大为高兴。穿衣起身,却见李郃已然将院中积雪打扫得干干净净,不由得惭愧,忙过来道谢。
李郃看来心情不错,笑眯眯地打量着二人,“这场雪下得好,明年春季必利于耕种,陛下初登大宝,便是丰收年景,实在是陛下之福啊!”
崔元基附和道:“是啊,若真如此,真是天下之福荫啊。”
李郃笑呵呵地看着他,“你不信我说的话,我敢说明年五谷丰登,紫微星耀目,太微垣和天市桓也清亮异常,看来明年不仅天下太平,边疆战事也将大好,陛下实是有四海之分啊!”
洛信道:“李先生此言必准,陛下虽年幼,政事却能处理得井井有条,实在是一代明主。”
李郃看了看天空,此时艳阳高照,天已放晴,他一指偏房道:“我已做好了早饭,二位吃过早饭,便起身吧,此时正好,明日再走,雪便会融化,道路泥泞,极是难行。”
他带先进入了偏房,崔元基和洛信互相看了一眼,心中都挂了一层忧郁。
吃过了早饭,李郃便进入一间房中,许久不出,崔元基和洛信走也不是,留也不是,进退两难,不知如何是好。洛信道:“崔兄,李郃性格古怪,不肯与我们进京,我们不如禀告陛下,说明情况,如何?”
崔元基皱了眉头,沉思了一会说道:“陛下如今正处于艰难时期,急需一名谋士帮助谋划,我等虽忠心于陛下,怎耐能力有限,李郃虽孤傲,却是难得的人才。我们既受陛下所托,怎可中途而费,辜负了陛下一片殷殷期盼之心呢?我便是跪求也要求得他与我们同回京城。”
说罢站起身,径直走向李郃所在的内室,见他正手捧书卷在案后研读,对崔元基看也不看一眼。
崔元基也不管他喜不喜欢看到自己,直挺挺跪倒于地,大声道:“李先生,陛下年幼,窦氏当权,一人独立于宫中,步步艰难,我等做臣子的,日日替陛下忧心,却无计可施,只因能力不足。先生大才,天文地理,无所不通,又善卜算,正好助陛下,早日主管天下,还我大汉一朝一个清明之天空。崔元基不才,请求先生,随小人回京吧!”
李郃放下书册,盯着崔元基的眼睛,一双眸子精光闪烁,他缓缓地问道:“我本一布衣,如直接委派官职,必会引起窦氏一党怀疑,早晚会有不测。如不委派官职,我又难与陛下接触,又怎能帮到陛下?如是,陛下可有何想法?”
洛信此时也从门外进来,也跪到李郃面前道:“先生,陛下让我们找先生之时,已有安排,定能将先生安排妥当,决不会让先生为难。”
李郃问道:“你可知,是什么安排?”
崔元基犹豫了一下道:“先生,我听陛下曾吩咐官员去清河传清河王刘庆回京,并且于京中建府,莫非与先生入京有关?”
“哈哈哈!”李郃哈哈大笑,“好一个聪明的皇帝,罢了,如此,我便与你们一同回京!”
崔元基闻言大喜,“李先生,你此言可当真?”
李郃道:“你若以为是假,我不去便罢了!”说罢面露微笑,清秀的脸庞却带着一丝郑重。
“不不不,先生,我信!我信!”崔元基忙道。
李郃站起来,在屋中走了几步,瞳仁闪着晶莹的光,倏然间又黯淡下来,说道:“我本想在山野之中,老死一生,不问世事。却谁知心中依然挂念着朝中之事,似有心事未了。前几月,清河王刘庆来我这里住了几日,谈起朝之事,我也随他感叹唏嘘,将徒儿交付与他,又何尝没存着济世之心呢?如今二位来此,听到幼帝如此聪慧果决,心向往之甚。此后必入龙虎之地,生死交关,不知前途如何。罢了,时也,运也,命也,数也,也是我本尘源未了,何苦自处清高,不如随你们回京。陛下想来是让我安于清河王府中,他兄弟常见面,自是无人敢说什么,而我,也可借此与陛下献计了,如此之君,实是圣主,李郃虽明知要担当重任,却也不敢推却了。再则———”
他停了停看了一眼崔元基道:“崔大人忠心肝胆,李郃佩服不已,想来陛下身边有此忠臣,我又何惜一身呢?”他扶起崔元基和洛信道:“我算明日转暖,路途必不好走,不如今日起身吧!”
他拿了一件斗篷,转身出门。崔元基见他身无一物,不仅大奇,追出去道:“先生,没有随身所带之物吗?我们二人也可替先生拿着!”
李郃头也不回,朗声道:“此处,李郃再不流恋,随身带任何东西,都徒增思念罢了,走,你们既是来接我,想来也不用我拿银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