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四月,农田已经繁忙起来,各种工程也加紧时间在雨季来临前进行,在经历了上一年的混乱,各种各样的工厂终于可以招工了,技术上的领先一步,让临时政府在各个领域几乎都可以通吃,包括农产品,北方的奶酪在欧洲供不应求,其次是中国人不喜欢的玉米,加工后也是欧美人的主食之一。
食品、药品、服装布料、机器、化工产品,几乎都是外贸主打产品,贸易圈内客商订单如雪片一般,当然,光吃不吐那也不行,作为贸易圈中的老大,临时政府旗下国有控股公司也是贸易圈中的风云人物,随随便便甩出去就是一两亿,光石油一项,几大石油公司就抛出了五千多万吨的订单,没办法,赵子赟死活不肯大量开发国内石油,中国除了自己,还要供应朝鲜、缅甸等国家自己和外来轮船的油料。
油料需求的翻跟头增长,和临时政府开始实施的大交通计划有关系,在上年年底,实业部批准了五家民用航空公司的成立,准备开通中、西部所有省城的航班,中法英联合研制战机还未果,英国已经尝到甜头,中国定制航空发动机数量超过两百台,当然,是活塞式的,赵子赟还未超前到现在建立民用喷气式客机。而军方雄心勃勃参与的公路建设计划曝光之后,各省的汽车运输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北方汽车集团日夜不停,都满足不了市场对汽车的需求,好在上汽和武汽厂房建设已经完成,很快就可以投入生产。
至于货轮,法国人可算是忙疯了,中国几大造船厂能力有限,而且要优先建造海军战舰,大量货船订单都到了法国和英国,中国人偏心许多,既然飞机发动机订单给了英国,轮船订单则法国多些,还有少量给意大利吃点残羹剩饭。
除了油品,石油还将大量成为化工厂的原料,总之,五千万吨级别的石油需求,足以让中东国家和缅甸人笑开,至于其他国家,则拼命向中国输出其他原料,比如矿石,按照贸易商的说法,那是有多少要多少,中国人不在乎。东南亚这些国家则等着割胶,到季节,就准备疯狂一把。
大量订单甩出去,也意味着贸易圈内国家手里有钱,这一转手,又回来了,只要自己造不出来的,都要!最让这些小国开心的是,中国人也卖技术,只要愿意合资,别说汽车厂,就是飞机厂都行。
临时政府一些人对这种做法很不理解,卖东西就行了,卖技术,岂不意味着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倒是实业部部长陈淑珍和两位部长都想得通,连周公也想得通,赵子赟太狡猾了。
金九为建汽车厂,得配套弄一堆工厂,机器自然还是从中国买,等汽车下线,中国美其名曰扶持韩国汽车产业,全面提升了本国汽车在韩国的价格,这也顺带的把中国国内汽车售价提了一些,不过在韩国,买更贵的中国汽车还是大有人在,本国的汉江牌汽车成了低档货。
中国主导亚洲,英法主导欧洲也取得不俗的成绩,美国人再有本事,也不可能把控欧洲市场,英法大量从殖民地来的原料变为产品,大卖特卖,尤其是造船业由于贸易圈的形成,在两国恢复迅速,而赵子赟前往法国时提出的集装箱贸易最终成为货运新标准,三国都极力推动集装箱运输,在提升了运输效果的同时,也让相关配套设备,成为主要产品。
南斯拉夫仅仅凭借中国援助技术,生产集装箱,就赚得一塌糊涂,这种侵略性的海运方式,迫使贸易圈外的国家,都不得不接受集装箱,否则海运往来,真的很麻烦。
戴高乐提出的方案,早在中国向法国输出核技术后就形成了,其核心要旨是,只要法国原子弹爆炸,就促成一次核峰会举行,提出中美法任何一国,不得在任何两国同意前,动用核武器,否则,其余两国将联手进行核打击。
从建议上来看,拥有核武器的三个国家坐下来谈谈,没什么不妥的,戴高乐同意了,也想就此向美国提出一些建议和要求。就这样,戴高乐向美国发出邀请,举行巴黎核峰会。
仅仅过了一个季度,英法经济学家就初步测算认为,贸易圈内的国家经济增长恐怕集体超过百分之二十,中国甚至有可能比上一年度翻一番,至于缅甸、韩国等国,增长百分之两百都有可能!
杜鲁门本不想搭理这个茬的,然而仅仅过了十天,苏联塔斯社宣布了另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莫斯科第一颗核弹爆炸成功!
有些政客幸灾乐看着中国,这回般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吧?
戴高乐有些诧异中国方面的提议,他让驻张垣的蓬皮杜约见赵子赟,询问中国的意图,在商谈中,赵子赟毫不避讳的说出峰会的目的,是遏制核武器在这个世界上的扩散,如何遏制,他没说。
从美国情报网络得到的消息看,苏联人的这颗核弹,只是一个试验装置,离武器化还有些距离,可谁会去证实这个消息?对于世界各国来说,苏联拥有核武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