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警告!发现快速接近单位!”
刺耳的警报声急骤的响起,一直不温不火的远洋舰队各条战舰上,紧接着亮起预示着为即将临的红色旋转灯光,并有刺耳的啸叫回荡在船舱内外,让所有的人员精神为之一振!
<中心主控台屏幕上,从多个角度切换出高低空快速袭击单位逼进的图像。
特别是一直悬空在德军舰群顶部的“雷龙”战机和其指挥的无人侦察机,第一时间把比较清晰的画面传过来,从它们的晃动模糊的镜头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一条条粗壮的炮弹型v2火箭,正激烈的喷吐着耀眼的烟气尾迹,直冲高空,越过其观测的低空区域,奔向近地轨道。
同步跟踪的军事卫星,则及时捕捉到下方不同寻常的信号,联动的智能系统则把根据其飞行姿态、速度和以往搜集的数据信息对比,勾勒出一条条预测弹道弧线,乱纷纷的指向战舰所在的位置。
陈少宽等一众老先生们还是头一回看到类似的警告提示,不由纷纷瞪起眼睛,当看到那密集的弹道轨迹竟然把左翼舰队都笼盖在里面时,很是吃了一惊,关切的问朱斌:“德国人竟然也发明了导弹?对我们威胁大不大?!”
朱斌晒然一笑:“那么原始的东西,射程靠机械测距机构计算,只有不靠谱的红外线和模拟的电视信号制导,一点准头都没有,对付大型城市或者还能有点用,打战舰?开玩笑呢!”
德国人这时代的科技创造力。给了朱斌极大的震撼,因此这些年来,对他们的暗中监控也成了海外情报部门一大重点作业内容。类似火箭、导弹这等大杀器的进展,那是必须严密跟进的,德国人的每一次试射其实都有旁观者,其在战场上的多番使用。甚至一些没有爆炸的失败品的获取回收,分析判断,都详细的记录在装备情报部门的数据库中。
可以说,德国人的v2以及其衍生型号到底有怎样的性能,朱斌掌握的精细度不见得比德国人更差。
对于此时迫于无奈,提前发射的导弹、火箭,朱斌并不十分在意,那玩意打不中才是正常,蒙上了才叫狗屎运逆天!
三十多条导弹五八门的轨迹刚刚完成描绘,仅凭一条战舰的雷达系统就能轻松应对的工作瞬间结束,“瀛洲号”导弹巡洋舰对此完全无动于衷,仅仅是开启了定向干扰,就让其中三分之一的导弹变成了瞎子!
怪不得整个西方社会乃至全世界,都那么谨慎的防备德国人,希特勒的纳粹那样的自豪和自以为是,不是偶然的,他们有自傲的本钱啊!
一时间,几乎所有的德国飞行员郁闷的要吐血!
不只是他们,预警机和战舰上关注着战况的人都禁不住惊呼:“好多的导弹!德国人不过了啊!”
惊讶归惊讶,应战战术动作执行的一丝不苟。横列在前的“飞龙”机群二话不说,加速机动规避,同时释放出诱饵弹引爆那些原始的家伙,防止中招。
还在眼巴巴等着看壮观战果的德国战机全都傻眼了!什么情况啊这是?他们试射中无往不利,威力巨大的导弹,怎么就一条都落不下了呢?对方使用的是什么魔法?!
壮观的爆炸烟云在高空连续腾起。雷达屏幕上,一个个耀眼的光斑随之熄灭,分配给这艘导弹巡洋舰的拦截单位成功消灭,无一漏网!
居高临下,全速出击!三十多条导弹,各自对准了一艘“瀛洲级”导弹巡洋舰,两条巍峨庞大的电磁炮攻击舰,奋力打击,声势浩大!
数量巨大的v2导弹次第升空,前方预警机和其他单位的雷达相继捕捉到更加清晰的信号。当发现那超大号的子弹头结构居然顺利的抵达近100公里高程时,一直对此看不上眼的各舰导弹武器官和工程专家们也不由的咋舌赞叹:“德国人了不起!用那么原始的结构和机械技术。竟然把火箭发展到如此地步!只要再进一步,他们就能顺利的突破大气层的约束,进入航天俱乐部了!”
落在其后方的两条电磁炮攻击舰,在隔了不过几分钟之后,迎来靠近它们的两个波次的v2导弹袭击。以近乎相同的方式干掉头前一波后,又特别启动了电磁重接近防炮系统,在超高速30mm炮弹的惊人打击密度下,一条接一条的导弹被当空打成碎片,最远可以延伸到八千米外!
除却两条避开的驱逐舰,顶在前头的导弹巡洋舰首先出招,锁定劈头射来,必然是打歪的八条速度不一的v2导弹,一口气放出16条拦截导弹,紧跟着打出一波“蒲公英”子母多用途智能导弹补枪,在最高10000米、最低5000米的空域,形成一道严密的封锁网,一颗接一颗的把那些来袭的庞大家伙,当空打爆!
相距10公里。德国机群中,忽然窜出足足上百条怒射的导弹!那壮观的尾迹,遮天蔽日的呼啸声,浓烈的烟雾,让对面数量少大大不如的中国机群目瞪口呆!
德国人发射的v2导弹当然不只有这些,另外一些实在偏离的太远了,拦截它们除了浪费弹药之外。没有任何的意义。于是各舰抱着胳膊围观其直直的坠入冰冷的大西洋,炸起一团团耀眼的火光,掀起壮观的水柱,放了空枪。
100公里高度,这还是对地、对海攻击武器所能达到的极限,如果德国人加以改良,单纯用来探空的话。恐怕这一款火箭推进产品,达到130公里甚至150公里都不是问题,作为物理学研究的载体,甚至是生命体天空适应研究,航天前期探测研究。一点问题都没有!
航行在前的“轩辕号”攻击舰主动出手,有条不紊的以速射模式,用电磁炮把一条条弹道稳定的来袭者打成碎片,并放入几条以近防系统干掉,从头到尾,没容许其一条进入低空。
如果是对地攻击,风平浪静的气候条件下,大气、温度、扰流的变幻,都足以让这些家伙偏离目标以公里计算,可以说完全没什么精度可言。今天,却是狂风、寒潮剿杀的大西洋上空,各种切变风,逆向扰流,厚重水汽云层等等的干扰,更是让其沉重的弹体难以保持设计上的稳定,进入落点姿态五八门,轨迹一直在不停的变幻,对海上的战舰这种单一、始终在变幻位置的机动目标,命中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可结果,却离着德国人的期望,差距太远!
只不过,这种好歹推进剂数量多一些,基本能满足大半航程的需要,滑翔炸弹的改型就稍微次了点儿,其发动机只能持续大约20秒钟就歇菜,等于是后面的20公里完全靠惯性前进。如此一来,就无法保证全超音速,在末端,逐步降低到亚音速。
他们费劲千辛万苦。折腾了那么长时间,一路上付出了无数的牺牲,顶着那么可怕的打击,好不容易包抄上来,逼进了目标,竟然只是一巴掌就能数的过来的几条战舰?
终于,在留下一大片空中爆炸的烟火,和纷纷如冰雹般坠落海面的碎片后,有十几架皮糙肉厚的战机终于挺近到了50公里的距离上,恰逢早晨的一股大风把低空的烟雾吹散,于是在难得的畅通视野中,他们看到了下面。稀稀拉拉的几条战舰……。
至少是两种不同的导弹!分别是以美国人的滑翔炸弹为基础,加装了德国人的液体火箭推进器,把打击距离增加到50公里,此外也增加了红外和无线电制导单元,精度提升。
严密监控中,一条条v2导弹相继耗尽了推进剂,达到最高顶点后,开始向下沿着弯曲的轨迹坠落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