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痴想了想十二房那边,只见了王崔氏一面,老太太到底是大脚还是小脚还真不清楚。王杨氏与王容娘母女两个,前者行动之间有些“婀娜”,原还以为是古时女子就如此行走,现下想想,可不正是的裹脚后的行走不便么?
王容娘么?道痴确信,那一位应该没裹脚,或者是裹脚后放了脚。虽说在人前温柔娴静,可私下那一位露出的性子是飒爽大方,行动之间就带了几分干练,绝对不是那种走路都需要人扶着的小脚女人。
这样想着,道痴不由望向王宁氏,想着这老太太裹没裹。
王宁氏见道痴看着自己,只当他到了新家怕生,笑得越发慈爱,对王顺娘道:“二郎才来家里,下晌多做两道菜。”
王顺娘笑着应下,起身出了道痴所在的东厢房,倒是也无需人搀扶,可行走之间还是有些不协调。毕竟这个家中,下人只有燕伯燕嬷嬷夫妻两个,又都上了年岁。
听王宁氏的意思,燕嬷嬷年岁渐大,体力不济,如今\ 家务厨房上的伙计,大半都落在顺娘身上。
如此一来,让道痴疑惑不解。连家务都要小姑娘亲自操劳,自然不是当娇小姐养的,又是祖孙几个相依为命,老太太怎么就狠心给孙女裹脚?
这些话却不是现下就好开口相问的,道痴站起身来,道:“祖母,孙儿去帮姐姐烧火。”
王宁氏倒是没有提“君子远庖厨”之类的教导,目光越发柔和:“燕嬷嬷给顺娘打下手呢。二郎若是身上不乏,祖母带你在家里转转可好?”
没错,自过继到外九房,道痴这个“四郎”就成了王小二,人称“二郎”。
“嗯。”道痴点头应下,并没有说什么“劳烦”之类的话,毕竟现下他是这个家的一份子,眼前这个老太太就是他的亲人,无需那般客套。
王宁氏神情越发柔和,道痴上前一步,搀了王宁氏右边胳膊。
王宁氏笑着嗔怪道:“不过是家里走几步,哪里就用人搀了?”口中说着,却是没有推开道痴,任由他搀住。
因有道南墙隔着的缘故,院子里甚是逼仄,环视院子里建筑,除了正房三间、左右厢房各两间之外,在左右厢房与南墙之间,还有两间小小耳房,东边这间有烟筒,门前有水缸,显然是厨房所在;西南角那间,估计是净房。
正房与东西厢之间,各有一块一丈见方的空地,东边空地上有一眼水井,水井周围的地上,开着几垄菜地,种了几色常见的菜蔬;西边的空地上,围着细竹编的篱笆,里面养着七八只鸡。
当道痴搀着王宁氏站在篱笆外,鸡群里的大公鸡,便踩着枫叶步,昂首走出来,小孩巴掌大的鸡冠一颤一颤,看着甚是威武。
道痴目不转睛地看着大公鸡,王宁氏则看着道痴,越看心下越满意。
她是晓得道痴曾回过十二房的,早年十二房丁忧时,王宁氏也随着族人登过门。同为族人,那边是显宦高门,自己不过是勉力过日子。
道痴即便聪敏,也不过是十来岁的孩子,一时受不得清贫也是人之常情。不想,这个孩子随着自己过来,见了这小院子,并不宽敞的东厢,不曾露出半点挑剔与不满。
自己没有看错,这个孩子不仅不是池中物,还是个性情坦荡敦厚的。
内院这点地方,不过十几步就转了一圈,至于王宁氏所在正房,道痴刚进门时,便随着王宁氏去看过了,并且在东屋牌位前上了香。
接着看的,就是前面的三间南房,一间是燕伯燕嬷嬷的住处,自然不用进去;另外两间没有隔断,就是客厅。
六把椅子,一方两圆三把小几,就将厅里空地占去大半。除了这些,墙上还挂着几幅字画,北窗下陈设一个条案,上面有一对胆瓶。这就是客厅的全部摆设。
没等从南厅出来,便听到叩门声,而后是燕伯扬声禀道:“老太太,东院两位太太来了!”
说话功夫,燕伯已经开门放人,将人引往南厅。瞧着无需请示便带人见来,显然来人是极相熟的人家。
王宁氏低声对道痴道:“东院住的是八房老太爷。”
来的是两个中年妇人,穿着打扮差不多,只是一个四十多岁,一个年纪稍轻些。身上即便不是绫罗绸缎,可衣服料子也比王宁氏祖孙两个的要好些,耳朵上带着细细的金耳环,头上插着银簪子。
两人一人手上提着一个一尺来长的小篮子,进了屋子,便对王宁氏屈膝,道了万福,而后年长那个开口道:“今日婶子得嗣孙,公公婆婆打发侄儿媳妇们过来给婶子贺喜,这是家里的一点心意,还请婶子赏脸收下。”
另一个则是看着道痴,啧啧有声道:“这般品貌,合该就是婶子的亲孙子,婶子好福气。”
两个篮子上都罩着花布,实不看清里头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