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檄文陈实情,任尔评对错
噹——
噹——
一连三声钟响,自上古时代存活下来的大能,皆知这是圣人有事昭告天下,天道现出异象。
圣人法旨!
但这次的圣人檄文颇为玄妙,能见到檄文、能听到钟声的, 只是那些看过天庭讨魔檄文,或是听旁人说起过杨戬与墨寒之事者。
三界遍寻,只择知者传达。
这就是圣人才有的通天手段,化天道为其所用!
今后,但凡有人掐指推算,引出天庭放出的那道讨魔檄文,这道圣人檄文就会在其后自行现身……
钟声入天庭。
凌霄宝殿的正中, 坐在云雾缥缈之地的中年男人面上的笑容渐渐凝固, 猛地挥手, 就听玉器破碎声从侧旁传来,台阶上有几颗糕点跳动滚落。
听闻那钟声,下方的几名天庭重臣也是尽皆变了面色,却不敢多说什么,只能低头不语。
此时还能面不改色的,也只有站在云雾间的太白金星罢了。
北俱芦洲。
黑山附近的天空中,远远近近、上上下下,站了数百道身影,在此地的大罗金仙也有数十人,都为讨魔而来。
这些人影离着石碑状的黑山几十里,仅有几位大罗金仙施展神通,将漫天的魔气暂时压在了此地。
他们在传声商议灭魔之法,已经商讨了一日一夜,依然没什么行之有效的对策。
那黑山之中盘踞的妖魔异动连连,似乎下一刻就要冲天而起,冲破云霄,杀向三十三重天。
忽听天地之间钟声响起, 此地数百人尽皆神情震动, 心有所感,看向天边。
一道弥漫着玉色光华的绢帛缓缓飞来!
“圣人旨!”
“哪位圣人老爷的旨意?”
“快些查看,必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面对这道圣人檄文,莫说是大罗金仙,准圣境的大能怕是都要心中震动。
这些人急忙召来檄文观看,便见,这数百人影的身前,尽皆显化出了同一道檄文。一时间,霞光遍地,宝气漫天。
不只此处,三界之中,洪荒五部洲之地,三千大世界……但凡能听闻天地钟响者,皆可引出圣人檄文观看。
打开檄文后,这些修道之人一个个神色各异,若有所思。
抬头便是一句:
‘洪荒三界诸仙者,玉虚弟子杨戬,借师祖檄文与众仙云’。
言明这圣人檄文是何人所写,并非是玉虚宫圣人的旨意,只是杨戬借了这道檄文,传达他的话语罢了。
这让不少人松了口气。
圣人檄文一出,每次都是大事,每次也都是大祸。
圣人门下的徒孙,借圣人檄文发出布告,虽显得这道圣人檄文有些儿戏,但等他们推算得知,这道圣人檄文只寻知前事之人,也是对圣人的神通惊叹莫名。
这檄文,是针对天庭讨魔檄文而来;更是在玉帝脸上打了一耳光,还自带三声‘响儿’的那种。
杨戬书曰:
‘天庭讨魔檄文所言,与我有偏袒之意,愧不敢当,故借此檄文言说此事经过。
岁于五百,天将墨寒奉命掳我生母,却趁机杀我父兄,欺我年幼、重伤我躯,险死还生,此不共戴天之仇。
今日闯荡洪荒,不敢辱没玉虚传承,闯出少许声名。天帝惜才,命太白金星于东海宣旨,辟我入天庭任职。我自觉修道时浅,尚未行孝长辈膝前,自不敢答应。
那墨寒却怕我入天庭与他争玉帝陛下之宠信,以变化之法化作太白金星之容貌再入龙宫,意图诓骗。我虽识破,却心觉此乃救我母亲之机,则将计就计,欲探其虚实。
行至北俱芦洲,此獠狰狞毕露,却是志大才疏、心生傲慢,戬侥幸斩其仙躯,掳其元神寄托之宝……
……墨寒部将皆追杀于我,盖以大阵、刮地百丈、翻山倒海,幸得那孤山之底有暗洞藏身,暂避灾祸……’
檄文看到此处,刚过一半,但不少仙人已经有些赞叹。
天将墨寒乃是大罗金仙,竟被杨戬斩杀,杨戬总共才修道多少年?
五百年!
五百年前还是凡人之躯的杨戬,五百年后斩了自己的杀父仇人!
那仇人还是大罗金仙!
此事带给修道者的震动,堪称空前!
直让人觉得,数万年苦修皆是虚妄,十万年浮沉都是虚度,难免有点唏嘘感慨,或是愤而暗骂。
继续读下去,从这檄文的表述,已不难想象到杨戬当时的处境是何等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