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两银子三百户。”宋青苑在书房内来回踱步。
“我再拿出五千两,其中一千两能在帮助三百户,另外三千两,购置荒地,让灾民开荒。”
“剩下的一千两作流动资金,以应不时之需。”
“爷!你觉得怎么样?”
宋老爷子蹙眉,“这样加起来就是六百户,好几千人,不少了……”
大郎接话,“咱们先行动起来,把县城外面的灾民先安置好。”
“至于以后,咱们手头上银子到底够安置多少灾民的,看情况再来计算。”
“爷!你看怎么样?”
“行!”宋老爷子点头,拍板做了决定。
“咱们走一步看一步,但是你们都要记住一句话,适可而止!”
“咱们宋家有多大能力,就办多大的事,不可不出头,但是也不可强出头,做那自己能力之外的事。”
“爷!我们明白。”众人同时应着。
“二哥,粮食的事就交给你了。”宋青苑转头看向二郎。
如今城外灾民如此多,南方各地又受了灾,粮食涨价是必然的。
不过好在北方没问题,二郎带着商队去北方购置粮食,肯定比在榆林县买要便宜很多。
同时也能保证粮食流通,不至于引起物价上涨。
“这事包在我身上。”二郎一拍胸脯。
“别的我干不了,跑商这种事我在行,走了几次路早就熟了。”
“哪个县,哪个城,谁是卖粮大户,都在我脑子里记着呢。”二郎点了点自己的头。
宋老爷子满意的笑了,他这个不着调的孙子,如今也有了出息。
他们宋家人才济济,他无愧于列祖列宗。
“好!”宋老爷子拍了拍几个孙子的肩膀,“你们都是我宋家的好儿郎!”
“咱们家的将来,就指着你们了!”宋老爷子给几个孙儿鼓励性的打气。
之后又道,“这次二郎去北方置办粮食,把你爹你三叔都带着。”
“再在村里找些好手,多雇佣些牛车一起跟着过去,人多力量大,争取一次多拉回来些粮食。”
“晚了……容易出变故。”
“爷!我懂,你放心吧!”
二郎自信满满的道,“我肯定会在粮食涨价之前,先收购一批回来。”
“行!”宋老爷子点头。
转头吩咐田大奎,“大奎明天去县里粮食店,尽可能多的买些粮食。”
“咱先预备出来,等着二郎的粮食一到,就能供应上。”
“是!老爷子!”田大奎躬身应下。
…………
第二天,宋青苑和宋老爷子先去了县衙。
在赵县令桌前,圈定了土地,就是赵县令划给他们安排灾民的地方。
地方不远,就在榆林县附近,沿着河道向宋家村的方向,走一两亩地的距离大概就到了。
“如此,谢过县令大人。”宋老爷子拱拱手。
赵县令这次没小气,给划的村基地还算不错!
离县城够进,地势也较为平坦,很适合老百姓在此建房。
搞定了这边,宋青苑又拿出三千两,去圈荒地。
而后立刻去县里的医馆请郎中。
顺便派人通知了李郎中,带着宋家私塾收的几名郎中学徒,一起赶来县城帮忙。
县城外。
宋老爷子当着城外众多灾民的面,当众宣布,“本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