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方程尚未找到通用的求解公式,以得到通解。
特解倒是有一百多个,基于其中一个特解,沈奇花费数周时间,瞒着欧叶和所有人,一个人推导、计算、验证,最终得到一个复杂的等式:
1/2d/dt∫Ωia^s/2wi^2dx+v∫Ωia^s+1/2wi^2dx+α∫Ωia^s/2wi^2dx+……(b(u,u),a^sw)=<x1,x2>
根据这个核心等式,建立一个新的数学模型,沈奇编写了一个计算机程序。
系统中没有单独开通计算机科目,数学中的一些分支包含部分计算机知识与技能。
沈奇用基础的fortran90语言编写程序,分为设定参数个数及其误差范围的主程序和利用模型计算<x1,x2>的子程序,来拟合从美国南加州地震网上下载的参数数据。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
沈奇深深呼吸一口,重重敲击回车键,启动程序。
程序开始执行,沈奇自编自导的构想是否具备实际意义,答案即将揭晓。
程序瞬间生成大量的矩阵、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
沈奇倒吸一口冷气!
靠他自己手动计算这些矩阵和方程,不吃不喝不睡,至少需要连续计算十年以上。
加上欧叶,两人一起干,也得五年。
主机cpu风扇急速转动,cpu快要被玩坏了。
“坚持,再坚持一会儿啊!”
沈奇大吼到,他这台高性能电脑刚换不久,好几万美元的机器不可能这么弱鸡。
好几万美元的机器汗流浃背、泪流满面。
大量的原始数据洪流还在汹涌的倾泻进来,它们是美国南加州地震网自1983年以来采集到的所有真实地震数据,以及沈奇独家发明的基于n-s方程的流体虚拟数据。
呜呜呜!
风扇狂转,它已超越五档,直奔八档而去。
cpu在哭泣、哀嚎,它正处于一生中最难熬的时刻。
艰难时光持续了半个小时,cpu终于解脱了。
机箱猛然抖动了一下,遂恢复平静。
微观、宏观、分子、地壳,流体、能量、间歇性的摩擦,看似无关的事情却又遵循某种神秘规律,沈奇自编自导的这出数理戏剧落下帷幕。
程序启动之前,沈奇甚至怀疑这是荒诞剧。
程序结束之后,沈奇鼓起了掌,这是写实题材,真实感人。
大数据计算最终得出一组极其简单的结果:<55,-167>、<55,167>、<-55,-167>、<-55,167>
沈奇早已购置了一个地球仪,就摆在他的办公桌上。
“目前我只能得到这种程度的计算结果,毕竟我用的是n-s方程的特解。”
很快的,沈奇找到四组坐标:
北纬55度,西经167度,这个坐标位于白令海域,属于美国的领海,在阿留申群岛中的乌尼马克岛西北约200公里处的北太平洋上。
北纬55度,东经167度,这个坐标同样位于白令海域,属于俄罗斯的领海区域,距尼科尔斯科耶岛仅有50公里。
南纬55度,西经167度,这个坐标位于广阔的南太平洋上,离这个坐标最近的大洲是南极洲,最近的国家是新西兰,此处距新西兰约2000公里。
南纬55度,东经167度,这个坐标同样位于南太平洋上,它离新西兰更近了,距新西兰最南端的坎贝尔岛只有100公里。